余瑶快步回到住所,翻箱倒柜地寻找着什么。
终于,她从一个不起眼的木盒里找到了一本泛黄的古籍。
借着昏暗的灯光,她仔细翻阅着,指尖划过一行行娟秀的小字,目光越来越亮。
“找到了!”她轻声低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古籍中记载了一种名为“灵泉”的特殊泉水,能够极大地促进植物生长,甚至可以起死回生。
而这种灵泉,就在距离村子不远的一座深山中,由一个神秘的部落守护着。
与此同时,疫病的蔓延速度越来越快,余瑶搭建的临时医馆人满为患。
咳嗽声、呻吟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余瑶助手因为过度劳累,也感染了疫病,高烧不退,躺在角落里昏睡。
余瑶强打起精神,为病人诊治,煎药、施针,一刻也不停歇。
她的双手已经布满了针孔,脸上也写满了疲惫,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她是这些病人唯一的希望。
边境将军焦急地在医馆外踱步,看着越来越多的病人,他的心沉甸甸的。
“余大夫,情况怎么样?”他走到余瑶身边,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余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声音沙哑地说道:“情况不容乐观,药材的生长速度还是太慢,无法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边境将军叹了口气,他知道余瑶已经尽力了,但这场疫病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着所有人的希望。
深夜,余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所。
她看了一眼昏睡的助手,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她必须尽快找到灵泉,才能挽救这些人的生命。
她合上古籍,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第二天清晨,余瑶早早地离开了医馆,朝着深山的方向走去。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要去哪里,只是留下一张字条:“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勿念。”边境村民乙发现了字条,急忙跑去找边境将军。
“将军,不好了!余大夫不见了!”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手里拿着那张字条。
边境将军接过字条,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她到底去了哪里?”
余瑶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前行,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显得山林幽静。
她并没有按照古籍记载直接前往神秘部落的所在地,而是停留在了一处山坳里。
从空间中取出一些珍稀药材,仔细地用布包裹好,这才继续上路。
神秘部落隐匿于深山之中,他们的村落依山而建,房屋由粗大的树干和茅草搭建而成,充满原始的气息。
部落的守卫警惕地注视着余瑶,手中紧握着长矛,拦住了她的去路。
“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一个身材魁梧的守卫用生硬的语气问道。
余瑶微微一笑,将包裹好的药材递上前。
“我是一名大夫,听说这里有一种神奇的泉水,想用这些药材与你们交换一些。”
守卫们面面相觑,从未见过这样的交换方式。
他们将余瑶带到了部落首领的面前,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
首领接过药材,仔细端详,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些都是珍贵的药材,你从哪里得来的?”
“我自己种植的。”余瑶平静地回答。
首领对余瑶的回答更加好奇,他命人取来一些部落特有的草药,与余瑶交换了泉水,并允许她在泉边取水。
“这泉水对我们部落来说非常重要,希望你不要外传。”首领郑重地叮嘱道。
余瑶郑重地点了点头,将珍贵的泉水小心翼翼地收入空间之中。
回到医馆后,她立刻将泉水稀释后浇灌在药田里。
药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原本需要数月才能成熟的药材,现在几天便可采摘。
有了充足的药材,余瑶开始大规模地治疗疫病患者。
她根据每个人的病情,调配不同的药方,并亲自煎药、施针。
她的医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就连之前对她充满怀疑的边境将军,也对她刮目相看。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村民们对余瑶的信任也日益加深。
他们亲切地称呼她为“瑶大夫”,感激她救了他们的性命。
余瑶看着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夜深人静,余瑶坐在桌前,铺开一张信纸……
昏黄的烛光跳跃着,映照在余瑶略显疲惫的脸上。
她提笔蘸墨,在洁白的信纸上写下娟秀的字迹。
信中,她向吴凛描述了边境的疫情,村民的困境,以及她用灵泉水救治病人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