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辰昱想起母亲对羡雪根深蒂固的误会,确实此事绝不能告诉她。
此事终是敲定,祁辰昱总算又想起了猫妖案。“对了,小雪,王家一家三口,陛下说是要秋后问斩,我们该如何挽救他们?他们如是就这样被处死实在太过冤枉了。”祁辰昱语气中皆是同情和怜悯。
“放心殿下,我答应你,此事三日内定有转机。”羡雪安抚他道。
“那他们为何要杀人,你之前又是如何得知他们就是凶手的呢?”
“此事,三日后也自会见分晓,殿下不用急。”她看着祁辰昱忧虑的模样,就像见到了小时候的他,也是如此事事皆放在心上的赤诚模样,对所有人都能真心以待。
她打从内心深处相信,他定会是一个能切身体会民生疾苦的好皇帝。
三日后,羡雪承诺的转机依约而至。这是一个很长很复杂的故事,一个在百姓中流传得很快,又令人深恶痛绝的故事。这故事,还得从八个月前讲起。
八个月前,工部侍郎家的大公子,因看上翎都内一户平民家的女子,可这位女子与他人早有婚约,便拒绝了孙大公子的追求。这位纨绔子弟面子被驳,于是勃然大怒,一夜趁着酒醉,带上一帮小厮,欺侮女子后,将一家人砍杀。
此案经大理寺审理后,确是事实清楚,证据完整,证人齐全。本来就应该及时处置,但大理寺卿却收受了工部孙侍郎万金贿赂,便将此案压了下来。
幸而大理寺中有一主簿,正直机敏,不忍如此惨案被雪藏,便偷偷将此案卷宗塞进了即将上报内廷的其他卷宗内,后刑部和圣上都知晓了此恶劣之案,大理寺想压也压不住了,只好判处孙大公子极刑,不过并未处罚孙侍郎,只训斥他从今而后要严格约束家人。
可孙侍郎岂能善罢甘休,他最疼爱的便是这位大儿子,从小对他不加管束,才造就了他如此目中无人,为所欲为的行事作风。
于是,他与大理寺卿商量出了一个无比恶毒的计划。虽然圣上非要孙大公子死,此事板上钉钉无任何转圜余地,但处死之人,却可以偷梁换柱。
大理寺卿吩咐手下之人,拿着孙大公子的画像,四处查找与之相似之人。巧的是,不久后便在王家村的一个四口之家找到了。
他们找人将此人骗到翎都,再把他与大理寺牢狱中的孙大公子换出。而后,王家人到翎都四处寻找无果,也去过府衙击鼓鸣冤,却被也收受了巨额贿赂的府尹赶出。
后来,他们一家在官府的告示中发现了与自己儿子长相一致的画像,可告示中此人却是孙侍郎家的大公子。
他们赶到行刑现场,却只见到儿子最后一面,王锡对父母大喊着冤枉,却已无力回天。
儿子被问斩后,他们自知状告无名,便回了村,将此事讲给了所有村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