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爷,不是我不想这样,实在是这样安排太过有失公允!”锦王终于肯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本来,父王的安排是我和七弟一人十万大军,可这位七弟的幕僚张口就只分三万人给我,让我去当这个前锋,为什么你不让你们家安王去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老侯爷,你也来帮我评评理,他这人是何居心!”锦王愤慨地怒视着羡雪,语气也极为不友善。
闻司马也附和着他的这位主子,连战局也顾不得了。
看来这人不仅没有原则,在战场上还完全靠不住。
羡雪在心中嘲讽暗笑这愚昧的锦王,她之所以会这样安排就是因为羡雪认为如果祁辰昱带了前锋军赶去前线支援,这锦王祁霁华真能按时带兵到来补充后续战力吗?
如果祁辰昱到了前线能一举将敌军击退还好,但如果与熙国打得僵持,难解难分,就需要靠后续战力补给。而恰好这锦王又迟迟赶不到,不仅战局难破,这三万大军和安王的性命也都将白白牺牲了。
“那要不这样,我率三万前锋先行赶往前线,安王殿下带领六万大军紧随其后,最后锦王殿下和闻司马带领剩余大军对熙国七万兵马形成包围之势,如何?”老侯爷无奈地提议道。
羡雪敬佩平西侯的勇敢无畏,为了翎国的胜利与和平,这位老将丝毫不顾自己的安危,只为战局而考虑,将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熙国本就疆域不大,人口比起翎国也少很多。
但兵强马壮,好战不怕死。据翎国这些年安插在熙国的探子统计,这七万大军已经是熙国几乎全部的兵力了。
看来这一次他们是打算破釜沉舟,一举拿下翎国。
羡雪给祁辰昱使了个眼色,事到如今,虽不放心将十一万大军都放在锦王手中,但也别无他法了。
只能祈祷他能按部就班地按照计划将后续大军安全带到前线,而在那时平西侯和安王的兵马已压制住了熙国的所向披靡之势吧。
前锋军离开之前,老侯爷对锦王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耽搁,不要擅自改变作战方针,就按照计划将大军带往前线就行了。
老侯爷还煞费苦心地留了几位经验丰富、熟悉道路的将军给锦王,并交代他定要多听谏言。
平西侯带着不安离开了,祁辰昱和羡雪也带着六万大军跟在他们后面。
行军五日后,地上的雪也越来越厚,这样极端的天气,马也容易打滑。
“殿下,这几日我们送往前线给夏、李两位将军的信有回复了吗?”
祁辰昱摇了摇头道:“除了七日之前的战报外,后来就失去了联络。”
之前的战报中是说,夏、李将军在雾山附近被熙国大军紧逼,只能步步退守。
好在粮食充足,就跟熙国打拉锯战,拖得他们无法快速往翎国内陆继续推进。
可是应该也抵御不了太久了,因为两位将军觉得熙国大军的攻势一天强过一天,推进的步伐越来越大,而翎国军队每日都在损兵折将。
故而羡雪才及时提出先带三万急行军去前方稳定战局。
可这几日派去送信的探子都没回来,前线是怎么个战况也不清楚。
之前的战斗经验告诉羡雪,一旦失去前线消息超过五日,很大可能就出了问题。
要不就是有埋伏,要不就是……前方大军已经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