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第三年,她开始偷偷服用羟基脲。药瓶藏在化妆包夹层,和顾沉送的口红挤在一起。当顾沉在出租屋发现散落的药片时,她正对着镜子练习冷漠的表情:"这是避孕药。顾沉,我们分手吧。"
窗外急救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林昭想起苏阿婆窗台上干枯的绿萝。她狠心摔碎两人攒钱买的樱花酒盏,瓷片划破脚踝时,比骨髓穿刺更疼的是顾沉通红的眼睛。在他摔门而去的震动里,林昭吞下三倍剂量的止痛药。
第三幕:时光褶皱
2015年深秋,顾沉在拍卖行见到那组名为《蚀》的摄影作品。黑白照片里,女子蜷缩在满是针管的浴缸中,水面漂浮着干枯的绿萝叶片。当他看清作者栏"林昭"两个字时,报价牌从颤抖的指间滑落。
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结着白霜。林昭身上插着十七根管子,呼吸面罩上的雾气时浓时淡。顾沉握着她的手,摸到指关节异常的凸起——那是骨髓纤维化的典型症状。床头病历卡密密麻麻写着:脾脏肿大、血小板减少、股骨头坏死...
"其实当年找到的供体..."主治医生欲言又止,"是您三年前在骨髓库登记的资料。"顾沉想起分手那晚林昭眼里的决绝,突然明白她摔酒盏时为什么要特意站在窗边——为了让他看清楼下等待的救护车。
终章:未寄信笺
林昭葬礼那天下着冻雨。顾沉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个铁盒,里面装着十年间她写的365封信。最新那封写着:"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种的蓝鸢尾应该开过十季了。其实当年医生说,若用你的骨髓移植,排异反应会要我的命..."
最后几行字被氧气管蹭花了:"记得苏阿婆的绿萝吗?我偷摘了片叶子压在诊断书下。它活得比我们都久,原来有些生命,终究要成为另一个人活着的养料。"信纸背面是用针管笔画的简笔画:穿病号服的女孩踮脚吻相机镜头,窗外飘着永远不会停的桂花雨。
后记:骨髓纤维化患者因骨髓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常伴随严重贫血与骨痛。文中林昭服用的羟基脲虽能延缓病情,却会加速骨髓衰竭。这种在希望与绝望间撕扯的痛楚,比任何文学渲染都更蚀骨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