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有人插话:“你说易中海照顾聋老太那么多年,能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吗?不会早就叛变了吧?”
这句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众人纷纷点头,似乎觉得这个猜测很有道理。毕竟,在那个年代,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嘿!你们知道什么,人家易中海在他们院里可以说是一手遮天,背后出力的不就是聋老太太吗?”
又一个人加入了讨论,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嘲讽和不屑。在他看来,易中海之所以能在院子里横行霸道,全靠聋老太太的支持。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响起:“我还听说易中海还散播聋老太是烈属的身份,说她给红军送过布鞋。这么看来,易中海极有可能就是聋老太的下线,专门从事秘密活动。”
这句话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一阵低语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涉及到个人恩怨,更关乎国家安全问题。
最后,有人补充道:“你们就只看到这两个被抓走的,可别忘了易中海还有个徒弟还在厂子里呢,这贾东旭估计也不会是什么好人。”
这句话提醒了大家,除了已经被逮捕的傻柱和易中海之外,还有可能存在其他同伙。
一时间,整个车间内弥漫起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息,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这些人一边议论纷纷,一边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贾东旭。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怀疑甚至是恐惧,仿佛贾东旭身上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起初,只有少数人注意到了他,但随着消息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工人停下手中的活计,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只为一睹这位“神秘人物”的真容。
甚至有许多来自其他车间的人也闻风而动,穿过长长的走廊,跨过繁忙的机器区,特意赶到钳工车间来,只为亲眼见证这场前所未有的“盛况”。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关注,贾东旭一开始还试图保持镇定,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他继续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双手灵巧地操作着工具,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离谱。有人说他是易中海的同伙,参与了秘密活动;有人说他曾见过他在深夜里与不明身份的人见面;还有人干脆直接断言他就是下一个被逮捕的对象……各种荒谬的说法此起彼伏,如同一场无形的风暴,在人群中肆虐开来。
终于,当这些流言蜚语变得愈发难以忽视时,贾东旭再也无法做到充耳不闻了。他抬起头来,环视四周那些充满好奇与猜疑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