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要把最后一批公粮交到县城,他们初四那天晚上能回来,李海就拜托大队长帮忙,回来的时候把照相师傅和做饭师傅带回来。
做饭师傅是三哥帮忙找的,据说祖上是宫里的御厨,老爹是给吴俊升做饭的大厨。
他兄弟六人,都是老爹亲自教导的,兄弟五个都在大城市给领导做饭,只有他天赋不够,没得到老爹的真传,留在了这边。
即便是这样,他在这边也是做饭数一数二的好吃,想要约到他也是很难的,不是花钱就能请得动。
对于带人这种小事儿大队长自然不会拒绝,让李海把地址和人名写下来以后放到了兜里,保证会帮着给带回来。
新房子的院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屋外都贴上了大红对联,显得十分喜庆,新房子搬进去前要提前亮灯三天,让屋子里一直保持着明亮的状态。
李海也不知道这是哪里的规矩,但是老妈这么说了,他也就这么做了,反正都是图吉利的事情。
窗户被贴上了大红喜字和鸳鸯窗花,里外都能看得到,漂亮又喜庆。
客厅里面,木质的茶几和椅子当中摆放着,看着就非常气派,椅子上面都放着皮毛的坐垫,保暖又舒适。
北面是一排立柜,既可以装东西,又能把房间分割成两部分,后面是一个小炕和暗室。
两边是通体立柜,中间是分段式柜子,功能更加全面,桌面和格子里面摆放着花瓶,里面插着布和塑料做的假花,旁边还有收音机,梳妆镜和一些小饰品,很简约,但一点都不丑。
土质的地面做了硬化处理,平整坚硬,打扫得也非常干净,并不会随意的起灰,而且有的火龙的存在,踩上去也是暖暖的很舒服。
卧室的炕上铺上了新的炕席,炕席上面铺了炕布,既美观又舒适,现在大家普遍用的都是草席,皮革的炕席还没有出现,能做到李海家里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八床崭新的被褥被整整齐齐地叠放好,堆在炕尾的开门柜里面和上面,柜子里面是不常用的,上面则是晚上要用的。
以前的人流行八铺八盖,只不过后来条件不允许了,这个习俗就变成了六床或者四床,最少也要两床。
再后来城里人居住的地方不够大,更没人弄那么多被褥了。
厨房里面,锅碗瓢盆水缸都已经置办齐全,还有洗衣盆和搓衣板,凡是常用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
李海后来专门隔出来一块区域当做洗澡房,是一个灶台上面放了一口大锅,在外面可以把锅里的水烧热,同时也会把火墙会把温度提起来,在里面洗澡一点都不遭罪。
甚至陈秀兰如果愿意,在里面泡澡都没问题,李海就不行了,他体格子太大,锅里放不下。
唯一的缺点就是排水问题,冬天太冷了,就算用了下水沉井也容易被冻住,所以只能手动倒水。
不过这已经算得上是顶级享受了,在县城里面的平房都没有这个待遇。
就这还是李海担心会遭人妒忌做了减法,不然还能更加的豪华,他也不着急,这个条件先住着,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去城里买房子再享受。
在这里他敢这么做的唯一原因就是这里没出现过红卫兵,甚至就连公社的制度都不那么严格,但凡这里的年轻人积极响应号召,估计日子都不能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