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楚瑶也没多费多少心,把府里媳妇婆子都招了来,将该准备、该筹办的事情分一分,严令各自负责,做的好有赏,出了状况,各自担着。
那些媳妇、婆子见状,也不敢糊弄。
楚瑶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好,无须事无巨细。
最近府里事多,老夫人心烦,也就无暇顾及长孙婚事。
而程文博更是不在意这婚事。
他本也没瞧中崔厚枝,又是二娶,倒是一副跟他无关的架势。
期间,冯管事来报,楚瑶之前买的京郊那块荒地已经全部种好树了,都是按照楚瑶吩咐种的便宜又耐活的树种。
眼下看绝大部分都成活了,没活的树已经重新补种了。
楚瑶点头,“辛苦冯叔了。”
“少夫人客气了,这些都是老奴应该做的。”
冯管事顿了下,眉眼舒展道,“老奴前些日子倒是听说宫中有人去瞧过那片地的风水。看来少夫人的消息没错,那块地确是极有可能被征占。”
听他这样说,楚瑶也笑了笑,若是还如前世,这块地确实会被征占。
“冯叔,还有件事。我想从江南那边大量购置粮食走水运入京,不知你家冯俊可办得了这事?”
冯俊是冯叔的长子,也在楚瑶铺子里做管事,冯俊遗传了冯叔,做事很是稳妥。
“大量购粮?少夫人要屯粮?”冯管事吃惊抬头。
“是。”
“一般都是秋冬屯粮,好存储,冬春季又是粮食的消耗季,屯几个月也就转手出去了。
眼下马上入夏,粮食放不住啊。
回头若是生了虫子,或者发霉,可是损失不小。
更何况一入秋大量新粮入市,您屯的粮食也卖不上好价。
少夫人确定要在这个季节屯粮吗?”
“是。冯叔,我找大师看过,说是今年入夏京郊几个郡县可能有大旱灾,粮食产量骤减。秋冬粮食价格自然要高涨。所以想着这时趁粮价低屯粮。”
楚瑶哪里是找大师看过?
她重活一世,当然知道前世今年盛夏那场旱灾有多严重。
三个多月几乎滴雨不下,农田干裂、庄稼成片旱死。
偏偏北方旱,南方涝,南方庄稼也减产不少。
眼看秋收无望,夏末时,粮价已经翻了三五翻。
“原来如此,那行,我让冯俊去南方购粮。要多少石?”
“五十万石左右吧。”
楚瑶大概算了价钱。
若是那块荒地能尽快征占,她手中的银钱就绰绰有余。
若是征占款不能及时到位,那她先卖掉手中几个收效平平的铺子。
“这样多?”
冯叔皱了皱眉,不过转念一想,还是痛快应下。
若是如少夫人所说,今夏有大旱,粮价高涨,那自然大赚一笔。
若是没有大旱,他妥善存储粮食,秋冬卖出,也不至于亏本。
“行,就按您的吩咐。我让冯俊多带几个妥帖的人去办。”
“冯叔,辛苦您最近去京郊转转,租赁几个合适的粮仓,回头存储粮食。”
“是,少夫人不吩咐,老奴也会提前办好的。这个少夫人请放心,老奴自然寻最得宜的粮仓。”
“冯叔,对外不要以我的名义做这些,就说是南边一富商屯粮。”
“好。是该如此,这样大手笔,若是将来粮价果真大涨,容易引人红眼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