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襄王靠在龙椅上,闭目沉思良久,最终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坚定:“此事就交由先生和政儿负责。切记,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臣等遵旨!” 嬴政和吕不韦同时跪地,声音洪亮。
朝堂议事结束后,嬴政跟随庄襄王回到后宫。庄襄王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政儿,今日你的表现,让父王深感欣慰。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莫要辜负父王对你的期望。”
嬴政双膝跪地,双手伏地,郑重说道:“儿臣定当不负父王重托,为秦国的繁荣昌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从后宫出来后,嬴政并未立即返回公子府。他独自一人在宫殿长廊上缓缓踱步,长廊幽深寂静,脚步声在空旷的廊道中回响。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朝堂上发生的一幕幕,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语,都在他心中反复琢磨。他深知,自己在朝堂上的路,才刚刚起步,前方布满荆棘与陷阱,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
“公子。”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嬴政转身,只见吕不韦面带微笑,稳步走来。
“先生。” 嬴政恭敬行礼。
吕不韦摆了摆手,笑容和蔼:“此处并无外人,不必多礼。公子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着实令人钦佩。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嬴政谦逊地说道:“全仰仗先生今日的支持,否则政儿恐怕难以服众。先生的恩情,政儿铭记于心。”
吕不韦目光深邃,凝视着嬴政:“公子心怀大志,日后必能成就一番惊天伟业。不韦愿效犬马之劳,为公子披荆斩棘,助公子一臂之力。”
嬴政看着吕不韦,心中对他的意图虽有所揣测,但此刻,他急需这样一位强有力的盟友。“多谢先生。政儿定不会让先生失望。”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吕不韦便告辞离去。嬴政望着吕不韦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吕不韦的支持,必定有所图,但在这复杂多变的朝堂斗争中,他别无选择,只能与吕不韦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嬴政回到公子府时,夜幕已然降临。阿离和凌霜早已在府中翘首以盼,焦虑之情溢于言表。看到嬴政归来,阿离眼眸一亮,如一只灵动的小鹿,抢先迎上前去,眼神中满是关切:“公子,您可算回来了。今日朝堂之事,一切还顺利吗?” 她声音轻柔,仿若春日微风,说着便伸出手,轻轻为嬴政整理略显凌乱的衣袖,动作轻柔而自然。
凌霜紧跟其后,看到阿离的举动,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她快步上前,不着痕迹地将阿离的手拨开,笑着对嬴政说:“公子,快别站在这儿了,快坐下歇歇。快和我讲讲朝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我都等不及了。阿离,你先别忙着这些,让公子先喘口气。”
嬴政看着两人,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同时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那微妙的紧张氛围。他微笑着安抚道:“一切顺利,不用担心。”
阿离微微点头,轻声说道:“政哥哥定是累坏了,我这就去给您准备些吃的。” 说完,她转身朝厨房走去,临走前,还不忘狠狠瞪了凌霜一眼。
凌霜则亲昵地挽住嬴政的胳膊,撒娇道:“公子,快给我讲讲朝堂上的事儿吧。阿离做饭哪有那么快,您先和我讲讲嘛。”
嬴政无奈地笑了笑,将朝堂上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凌霜。凌霜听得入神,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时发出惊叹声:“公子,您太厉害了!那些大臣肯定都被您的气势给镇住了!”
嬴政摇了摇头,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朝堂之上,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倾轧,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凌霜看着嬴政,眼中满是崇拜与坚定:“公子,我相信您一定能应对自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一直在您身边支持您!” 说着,她故意提高音量,似乎有意让在厨房的阿离听到。
这时,阿离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进来。她瞥了凌霜一眼,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语气却暗藏玄机:“政哥哥,凌霜,快来吃饭吧。也不知道某些人有没有耐心等公子说完朝堂之事。”
凌霜脸色一红,正要反驳,嬴政赶忙打圆场:“好了好了,快吃饭吧,今日忙了一天,我可真是饿坏了。”
三人围坐在桌前,表面上气氛温馨融洽,欢声笑语不断,但在这平静之下,却隐隐涌动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火药味。嬴政暂时忘却了朝堂上的烦恼,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然而,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朝堂上的斗争,才刚刚拉开帷幕。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正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给他致命一击。而他,不仅要在朝堂的惊涛骇浪中站稳脚跟,还得小心应对府中这两位女子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在这重重困境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