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自前一日与李斯在街头匆匆一面后,便对李斯的才华日思夜想。回秦公子府后,他心急如焚,立刻唤来心腹,言辞恳切且郑重地说道:“你速速去找昨日街头与学者辩论的那位先生,务必请他明日到城中茶馆一叙,就说我有要事相商,切不可有失!” 心腹领命后,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在咸阳城的大街小巷穿梭。他凭借着对昨日场景的深刻记忆,逢人便问,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终于,在一处简陋的居所找到了李斯。心腹恭敬地上前,语气诚挚地向李斯表明来意:“先生,我家公子对您的才学钦佩至极,特命我前来邀请您明日前往城中茶馆一聚,望先生务必赏光。这对公子而言至关重要,还请先生成全。” 李斯听闻,心中一动,略作思索后,欣然应允。
次日,咸阳城的一处清幽茶馆 —— 逸香居内,茶香悠悠飘荡。茶馆隐匿于一条幽静的小巷深处,远离了市井的喧闹嘈杂。踏入茶馆,古色古香的木质架构映入眼帘,横梁上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图案,虽历经岁月打磨,却依旧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店内桌椅皆由上乘红木制成,纹理细腻,色泽深沉,摆放得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沉稳而雅致的感觉。墙上挂着的几幅淡雅字画,有的描绘着山川的秀丽风光,峰峦叠嶂间云雾缭绕,仿佛能让人嗅到山间的清新空气;有的书写着古人的豪迈诗句,笔锋刚劲有力,透露出壮志豪情,为茶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嬴政特意早早来到此处,他身着一袭简约的藏青色长袍,领口与袖口处绣着精致的银色丝线,看似低调,实则在细微处彰显着不凡的身份。他神色中带着几分急切的期待,在茶馆内不停地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门口,眼中满是渴望。不多时,李斯应邀而至。他依旧穿着那件朴素的素袍,但身姿挺拔如松,步伐稳健有力,举手投足间尽显不凡气质。
两人见面,嬴政率先拱手行礼,态度诚恳地说道:“先生,在下嬴政,久仰先生大名,昨日听闻先生高论,犹如醍醐灌顶,深感钦佩,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李斯连忙回礼,谦逊地说道:“原来是秦公子,久闻公子贤名。昨日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能得公子关注,李斯实在诚惶诚恐。”
嬴政微笑着说道:“先生不必过谦,昨日街头,先生舌战群儒,那等风采,令嬴政至今难以忘怀。今日特请先生前来,望能与先生深入探讨秦国之未来,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李斯谦逊地回应:“公子谬赞,在下不过是将心中所想如实道出,能得公子欣赏,实乃幸事。”
待两人落座,茶馆伙计迅速端上两杯热气腾腾的香茗,茶香瞬间弥漫开来,萦绕在两人周围。嬴政轻抿一口茶,开口道:“先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政治制度,嬴政深以为然。但如今秦国朝堂,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若要推行这些变革,必定困难重重,先生可有良策?”
李斯目光坚定,凝视着茶杯中升腾的热气,沉思片刻后说道:“公子所言极是,旧贵族势力确实是变革路上的一大阻碍。但变革乃大势所趋,不可因困难而退缩。依在下之见,公子可先从秦王身边的近臣入手,向他们耐心阐述变革的益处,用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说服他们,争取他们的支持。如此一来,在朝堂上便有了一股助力。”
嬴政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先生所言有理,可即便如此,旧贵族们想必也不会轻易妥协。”
李斯接着说:“公子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对旧贵族利益冲击较小的变革措施,循序渐进,让他们逐步适应变革的节奏。比如,先从简化一些繁琐的政务流程开始,详细梳理现有流程,去除不必要的环节,这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不会过多触及他们的核心利益。同时,对于那些支持变革的旧贵族,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像设立‘革新贤能奖’,对积极配合变革的贵族予以公开表彰,在朝堂上宣扬他们的功绩,以此分化他们的阵营。”
嬴政轻轻敲击着桌面,说道:“这确实是个办法。可一旦涉及到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即便再小的举措,也可能引发旧贵族的抵制。”
李斯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公子明鉴。所以,在推行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策略。在提出变革措施之前,先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深入各郡县了解实际情况,收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以此来说服众人。同时,也要做好应对抵制的准备,若有贵族公然反对,可依法依规进行惩处,以儆效尤。就像当年商鞅变法,太子犯法,虽不能对太子施以刑罚,却处罚了太子的老师,以此树立了变法的威严。我们也可借鉴此例,让众人知晓变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嬴政眼前一亮,拍手称赞道:“先生此计甚妙!既能减少变革的阻力,又能壮大支持变革的力量。但在选拔贤能之士方面,具体该如何操作,还望先生详细说明。”
李斯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缓缓说道:“选拔贤能,首先要明确选拔标准。品德、才能缺一不可。考试内容可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全面考察诸子学说、律法、时务等知识,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到法家的严苛律法,从当下的民生问题到时局的战略分析,都涵盖其中;面试则着重观察其应变能力、治理理念,设置各种实际场景,看其如何应对。举荐之人,需详细说明被举荐者的才能和品德,若举荐失当,举荐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