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午,阿民接到罗平的电话,罗平成功应聘建行的工作,被安排在信贷处,5月1日报到。
看来罗平暂时只能和阿民一起住几天了,好得东西不多,半天时间就搞定搬家。
5月1日上午9点,认购股权证开始对外发行,开始时参与的人不太多。
但是后来出现排长队的现象,其中就包括阿明和罗平所在的单位。
因为购买手续简单,一个上午认购股权证就被抢购一空。
中午饭后,罗平来到阿民单位,于是阿明和罗平同学就在单位楼下散步,四处走走。
因为楼下有不少人在谈论股权认购证的事,阿民和罗平就靠了上去。
看到一个身穿皮夹克背个大书包的中年人,在人群中侃侃而谈,据说认购股权证已经涨到30元一张。不到半天时间,价格已经从5元涨到30元,整整涨了6倍。
对于当时收入不高的年代,人均月工资只有200多元。
5块钱一张纸,老百姓开始对它嗤之以鼻,因为还要再花1000或1500元认购股票。
1000多元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人不敢轻易下手。
但是,半天不到就变成30元,引起不小的轰动。
资本论中说过,如此巨大利润,一定会有人不惜任何代价,不断加入抢购的行列,这就是资本的魔力,这就是市场中的从众心理。
所以,新生事物一旦出现升温的第一时间,就是我们全力出击的时刻!
于是,在那位中年大哥抽烟之际,阿明靠上去打听了一下。
请问大哥,你说的这个地方在哪里呀?中年大哥告诉道,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通明街道,现在还围着不少人呢。
阿民礼貌地回答,谢谢大哥。
罗平,现在时机不错,应该说是刚刚好,快去取钱,准备动手!
罗平笑道,钱我已经随身带着呢,那太好了!
你不是告诉我今天开始发行吗,所以今天上午我就准备好了。中午过来也是想问问你这个事。
在单位我问过领导,好像我们单位没有内部指标。阿民催促道,快一点,不管什么价格,只要有人愿意卖出,就果断拿下。
因为阿民和罗平是跑步过来的,时间没到5分钟,看见前面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已经是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火爆。
于是决定先从南边开始慢慢向北边游动,阿民和罗平分兵两路,开始收购股权证,看见有想卖出的人,主动上前打听有没有卖出的意向,由于时间关系,罗平还是第一天上新单位,只能加速。
40分钟后,哥俩准时出现在开始的地方,一个中午下来,阿民总共花了300元买进5张,罗平花了500元,买进7张。
第一次出手总算有所收获。决定下班以后再来,看看能够买进多少。
由于5点半是阿民与于总谈话的时间,阿民告诉罗平,下班后你自己先行动,我还有一点事忙完了再过来与你会合。
下午阿民正常工作,把股权认购事情放在一边,集中精力写材料,工作必须认真,这是做人的本分。
下午5点30分,阿民准时出现在于总的办公室,一进门阿民就问到,于叔好!在忙什么呢?
于叔笑道,正在看报纸,关于认购证的报道。阿民,据说认购证已经大涨?
阿民回答道,于叔,是的!
现在已经应该涨过100元一张了吧。
阿民,你送我的那500张不是要发财了。阿民点头说,于叔应该会的!
于总又问到,那以后怎么处理?
于叔,等到涨得差不多的时候,卖出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变成股票就行,股票的收益一定会比认购证赚钱。
阿民这些情况于是不太懂也没有时间,到时候你告诉我如何处理就行。
阿民笑道,好的!
于叔,暂时什么也不用管,放在那里就好,等我的消息,到时候叫孩子们去处理吧。
阿民,今天去我家?
不了,于叔,我同学罗平今天第一天去建行上班,约好晚上见面。
那行,改天吧。
于叔那我去会同学了。阿民道。
阿民连走带跑快速来到通明街道,开始收购行动,一个小时下来,阿民花了1700元买了15张。途中遇到罗平,罗平花了3000元买了33张。
时间来到晚上7点钟,街道上的人少了不少,大家陆续回家,阿民和罗平正想找饭店吃饭的时候,看到一个急速跑来的一个中年人,好像有什么急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