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 第156章 高瞻远瞩谋大略,雄才伟略定乾坤

第156章 高瞻远瞩谋大略,雄才伟略定乾坤

玄烨看着祖母苍老的面容,想到了她为大清操劳的一生,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那惊涛骇浪的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

顺治皇帝驾崩之后,对于继位人选有了争议,大臣们纷争不止,年幼的玄烨站在那里,吓得一言不发,那些平时看起来很温和的大臣此时此刻换了一副面孔,口沫横飞地在互相辩论,或者说攻击,有人提议册立康亲王杰书,有人提议册立二阿哥福全,玄烨第一次觉得朝堂好可怕。这时,一声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响起:“册立三阿哥玄烨为帝,他在髫龄时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受到这种病的伤害。”这样的声音给了玄烨安定,玄烨觉得祖母的声音,既强大又温暖。

祖母扶助玄烨登上帝位后,拒绝了大臣们要求垂帘听政的建议,支持四大臣辅政制。鉴于顺治初多尔衮摄政威胁皇位的教训,辅政四大臣都不是出自皇族,而来自上三旗。四大臣的选择,实际在顺治末年已经显露端倪。如索尼一向受皇祖母倚重,任内务府总管兼内大臣。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分任上三旗领侍卫内大臣,兼任议政大臣。

至于为什么祖母拒绝了垂帘?玄烨问过,当时他记得皇祖母是这样回答的,如果垂帘听政,会给心怀不轨的大臣以口舌,会动摇大清的根基,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太皇太后垂帘,会让玄烨总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甚至会觉得自己是个傀儡,她要尽快让玄烨走向政治前台,所以没有选择垂帘。

玄烨知道,皇祖母这样的选择,都是为了大清的江山,为了让他更早强大起来。

四大臣辅政时期,仍以“效法太祖、太宗”作为施政纲领,恢复部分入关前的旧制,立场趋于守旧。约从康熙四年起,开始出现裂痕。索尼资望最高,居四大臣之首,最受太皇太后倚信。很快,到了玄烨大婚的时候,朝廷议立索尼孙女为正宫皇后。鳌拜却声称“若将索尼之孙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为皇后之理?”并会同遏必隆、苏克萨哈启奏太皇太后。这时,又是皇祖母断然回答说:“满洲之女如何立不得皇后!我意已定,不必再议。

自此,其余三大臣才没有再反对。

是皇祖母的坚持,才册立了索尼孙女,玄烨知道,册立索尼孙女,是抬高索尼的地位,从而制衡鳌拜,起到稳定朝堂的作用。

在这之后,出身镶黄旗的鳌拜以及依附他的遏必隆因强行更换清初圈定的八旗土地而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发生尖锐冲突。索尼不愿卷入他们的纷争,遂奏请皇上亲政。此时,又是皇祖母一眼看穿他们,想丢下烂摊子,哪有这么容易?四大臣给皇帝的,必须是井井有条的朝政。对此,太皇太后谕示说:“帝尚幼冲,如尔等俱谢政,天下事何能独揽?缓一、二年再议。”

直到索尼病故,太皇太后决定让玄烨亲政理事,但仍强调“虽亲政,尔等仍同辅政”。玄烨知道,这是皇祖母让辅臣们再把皇帝扶上马,送一程。

鳌拜表面赞同康熙亲政,实际上并不愿放弃辅政大权。他排斥异己,结党谋私,不顾玄烨反对,害死苏克萨哈。在随后的历法之争中,鳌拜、遏必隆支持一些官员兴起大狱,将制订《时宪历》的汤若望等逮捕审讯,判决其凌迟处死。汤若望是顺治皇帝时期的钦天监监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三国军神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