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武阳没有用毛笔绘制新的符箓,而是在空间中找出一个个锚点,用这些锚点组成了一张张多米诺骨牌,徐武阳将这些将特殊的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然后把这些特殊的骨牌设计成一些特殊的形状,徐武阳不停的尝试着,实验者,想在这成千上万的图形中找出能量最大的一个出来。
一次次的堆叠,一次次的推倒,徐武阳也不知道自己尝试了多少次,徐武阳发现如果以垂直于骨牌排列方向的角度推动,力量能够更有效地沿着排列方向传递。
但如果以倾斜角度推动,会产生一个横向的分力,可能使骨牌向侧面倒下,打乱后续骨牌的排列,影响能量的正常传递。
大体形状确定好后,徐武阳就开始刻画每一个特殊的骨牌。
徐武阳尝试增加骨牌的高度,增加骨牌的高度可以提高其重心位置。
当骨牌倒下时,重心下降的距离变长,根据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骨牌在撞击下一块骨牌时速度会更快,传递的力量也就更大。
徐武阳又发现适当增加骨牌的长度可以使骨牌在倒下时与下一块骨牌的接触时间变长。
接触时间延长可以在保持动量变化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平均作用力的峰值,使力量传递更加稳定和有效。
同时,较长的骨牌在倒下过程中能够覆盖更大的距离,在排列有角度变化的骨牌时,可以更好地引导力量的方向。
比如,在设置骨牌转弯时,较长的骨牌能够更平滑地改变力量传递方向,减少能量损失。
最后徐武阳把特殊骨牌高度设计为宽度的 2 - 3 倍左右,长度设计为宽度的 3 - 5 倍左右。
这样的比例可以使骨牌在倒下过程中,重心的转移更加顺畅,力量传递更加高效。
同时,这种比例的骨牌在碰撞下一块骨牌时,接触面积和角度也较为合适,能够更好地将力量传递下去,避免力量分散或局部压力过大。
没错,徐武阳想制作的符箓是依据多米诺骨牌效应来绘制的。
徐武阳记得蓝星有一名物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
他制作了一组13张特别的骨牌,第一张最小,只有9.53mm长1.19mm厚,再按照1.5倍去依次扩大,直到第13张时,已经有61mm长,7.6mm厚了。
推倒第一张牌后,第13张牌也会倒下,传递到第13张牌的能量大小是第一张牌倒下时的2000多倍。
根据计算,当第32张牌时,多米诺骨牌的高度会比帝国大厦还多两倍,要是真的制作出来,只需要轻轻的一个手指,就能摧毁一座摩天大楼。
而徐武阳现在就是准备绘制一个这样的米诺骨牌效应符箓!
徐武阳把自己设计好的米诺骨牌效应符箓直接转移到符箓大全的最后一页上,是符箓大全的最后一页,也是自己神箓师的第一页!
徐武阳在空白的位置写上了自己绘制符箓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就选择了提交。
“滴!符箓绘制成功,符箓导师正在测试该符箓各项性能,请耐心等待!”
听到提示音,徐武阳看着周围没有变化的环境,闲着也是闲着,开始创新自己下一张神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