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为什么君主要爱护自己的百姓呢?”角落里,一个身形有些瘦弱的学生突然颤巍巍举起了手,小声问道。
“嗯?”七鄞有些诧异的看向那位问出问题的同学,随后笑了笑,“卢小飞同学问出的问题非常好,既然你问到了,那我就跟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君主要爱护自己的百姓。”
七鄞抬脚走到了讲堂的中间位置,徐徐开口道,“君主爱护自己的百姓,自是有很多原因的,那么我就给大家说说,到底是为什么。首先,君主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基础,爱护百姓以此来获取支持与忠诚,并且避免产生民变。
百姓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君主爱护百姓,百姓就会对君主心怀感激与忠诚,愿意支持君主的统治为国家提供劳动力、兵源等,使得政权得以稳固。如果百姓的生活困苦,得不到庇护,就会产生民愤,甚至爆发农民起义等反抗活动,直接威胁君主的统治地位。
其次便是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君主爱护百姓,以此促进生产,增加财政收入。百姓得到君主的爱护就会安心从事农业、手工业等生产活动,国家经济才能繁荣。同时君主采取的爱护百姓的政策会提高百姓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物资供应。百姓生活富足、生产发展,国家的税收才有保障,君主才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国家建设、军事防御等。”
“嗷~~原来是这样啊......”卢小飞脸上带了豁然开朗的神色,他有些腼腆的笑了笑,“多谢时夫子解惑。”
“好,好一个君主爱护百姓,保证了经济发展。”一道爽朗的笑声突然从讲堂外传来,令一众学生面带疑惑看向窗外。
七鄞也是有些疑惑,他径直走到房门前,一把推开了门,看到了门外一个精神气十足的白发老者站在窗边,面带笑容的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对着一旁的时院长夸赞道,“老时啊,你这儿子的学识还真不错啊,这个年纪就又如此见解,可见其聪慧异常啊。”
“董老您说笑了,这小子才疏学浅,上不得台面的。”时院长谦虚道。
“诶,你这话可就不对了,令郎的学识才不浅薄,这番话术倒是让老夫生出了几分收徒的心思。”董老抬手拍了拍时院长的肩膀,笑眯眯的说道。
“父亲,这位是?”七鄞适时出声问道。
“哦,你不认得,这位是京城来的董老,是三朝帝师。”时院长语气颇为恭敬的说道。
“嗯?原来是董老,弟子有失远迎。”七鄞连忙行了个大礼。
“诶,免礼免礼,这不是前几日我告老还乡,这上月镇就是老头子我的家乡,整日在家里倒也枯燥,于是想着来书院走动走动,也算是沾沾贵院的书香气。”董老笑眯眯的说道。
董老?七鄞突然想起了什么,出声问道,“董老,容弟子冒犯问一句,董明旭夫子是?”
“董明旭?那小子是老夫的儿子,前几日刚刚进京接替了老夫的官职,当上了太子的老师,哈哈,时小友,你怎么识得他?”董老回道,随后又反问了一句。
“啊,不曾认得,只是听旁人说起过,当朝的帝师名曰董明旭,弟子一听老师您也姓董,不由得出声问了一句,原是董老您的家人,真是失敬失敬。”七鄞谦卑的躬身说道。
“不妨事,对了,你不是正讲课呢吗?你先去,等下了学我再同你闲聊,快些回讲堂吧。”董老抬手挥了挥。
“嗯,那董老先生、父亲,弟子先告退了。”七鄞行礼之后,转身回了屋子继续讲课,然而脑海中却是飞速运转,思索起来。
如若自己结交了董老这条人脉,那么对于日后的计划倒是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