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走出少府署,深吸一口气,咸阳城初秋的空气中带着凉意。
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地主老财,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个个都变成了温顺的绵羊。
他嘴角露出冷笑,随即唤来一名侍卫:
“去,立刻在全城的大街小巷都贴出告示。”
“就说三天后,在少府署门口设立窗口,给百姓们办理土地证,分发田地。”
侍卫领命而去,沈括负手而立,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思绪万千。
不出沈括所料,告示一出,整个咸阳城都沸腾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好像是过年一般。
几十年来,他们祖祖辈辈都被地主压榨,如今终于翻身做主人,怎能不激动?
三天后,少府署门口就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
沈括早早地就来到了少府署,看着眼前这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发放土地证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除了需要经商的百姓外,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都分到了相应的土地。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颤巍巍地接过土地证,老泪纵横:“祖宗保佑啊!我终于有自己的地了!”
一个年轻的农妇抱着孩子,激动地对着沈括磕头:“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
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欢呼声,赞美声,场面热闹非凡。
土地改革的成功让沈括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这几天他忙得脚不沾地,连胡子都忘了刮,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了不少。
回到府中,他沈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倒头大睡,直到日上三竿才被沈清的敲门声吵醒。
“哥哥!你醒啦!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城里逛逛吧!”
沈清的声音清脆如银铃,带着撒娇的意味。
为了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沈括决定陪着妹妹沈清上街逛逛。
咸阳城繁华的街道上,沈清开心的穿梭于琳琅满目的商铺之间。
沈括脸上带着宠溺的笑容,跟在妹妹身后,不时地掏钱买下她看中的小玩意儿。
“哥,你看这个簪子多漂亮!”沈清拿起一支嵌着珍珠的玉簪,在头上比划着。
“喜欢就买。”沈括毫不犹豫地付了钱。
“哥,你真好!”沈清开心地挽着沈括的胳膊,继续往前走。
兄妹二人逛得累了,便来到城中着名的穆雨楼吃饭。
穆雨楼菜肴精致,环境优雅,是咸阳城达官贵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沈括点了几道沈清爱吃的菜,兄妹二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
忽然,隔壁桌传来一阵抱怨声,引起了沈括的注意。
“这朝廷的税收真是越来越重了!再这么下去,我们这些小本生意可怎么做啊!”
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唉声叹气道。
“可不是嘛!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赚的钱还不够交税的!”
另一个商人附和道。
“我听说啊,过不了多久朝廷可能又要打仗了,这打仗的钱还不是要从我们这些老百姓身上搜刮!”
“唉,世道艰难啊!”
沈括不动声色地听着,心中却翻起了波澜,商人们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
他们几人愁眉苦脸,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借酒浇愁。
“各位,在下也做些小生意,对朝廷的税收政策也颇有微词。”
沈括突然开口道,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隔壁桌的商人们听到。
商人们纷纷转头看向沈括,眼中带着疑惑。
“这位公子是……”
一个商人试探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