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大营的蒙武,回到帐中憋屈的向蒙骜问道:“父亲!为什么停止攻城!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攻下汲城!”
“你能攻下个屁!”,蒙骜破口大骂道
“为将者要细心观察战场上一丝一毫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城头上受伤的魏军,在受伤的第一时间就被撤换掉去后方养伤?!”
“这说明什么?你告诉我!”,蒙骜严厉的看向蒙武
蒙武看着蒙骜严厉的神情,支支吾吾的说道:“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撤的快~!”
“你....!”,蒙骜作势就要抬手抽向蒙武的大脸,然后又恨恨的放下手,叹气的说道:
“说明他们兵力充足,并不需要受伤士卒一直守在城头,这样快速的撤换,不仅可以让受伤的士卒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以保持城头守军的战力一直在巅峰状态!”
“凡事先动动脑子!!!”,蒙骜恨铁不成钢的训斥道。
蒙武被蒙骜一顿训斥,悻悻的退到了一旁。
蒙骜意识到,汲城遇阻已经说明战场局势已经发生巨变,谨慎起见蒙骜当即写了一份战报,密封后交给了斥候,说道:
“你带领一支小队,日夜兼程务必送到大王手中!”
“诺!”,拿到密信的斥候迅速离开了秦军向咸阳城狂奔而去。
王龁此时适时上前,一脸忧愁的问道:“蒙将军,攻下汲城眼下已经是不可能了,南下渡河吧!”
蒙骜闻言一声长叹,
“只能如此了!”
“为了防止联军击我大军于中渡,关于渡河我做如下安排..........”
蒙骜对渡河进行详细的安排之后,四十万秦国大军开始调转势头,疾驰南下,直奔大河而去。
次日巳时初,经过了长途跋涉,蒙骜与王龁率领的秦军终于抵达了大河北岸。
大河滔涛,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夜以继日的滋润着这片大地,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起与衰落。
此时大河已经进入了枯水期,部分河床已经裸露在了空气之中,这种情况下显然是利于秦军渡河的。
在秦军高效率的组织形式下,一座横跨大河南北两岸的浮桥很快就出现在大河之上。
蒙骜和王龁看到浮桥已成,没有多做片刻的停留,迅速指挥大军快速渡河,试图利用大河天险甩掉尾随的联军。
就在秦军已经渡过大半将士到南岸的时候,燕赵骑兵从秦军后方出现了!
总数约三万余众的燕赵骑兵气势汹汹的向还在渡河的秦军杀去。
看到这一幕的蒙骜并没有慌张,显然在心中早早都已经预料到会发生此事。
“结阵!!!”
“弓弩手三轮齐射!”
蒙骜冷静的指挥着秦军应对突然出现的燕赵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