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燕两国之人正陷入激烈纷争、打得不可开交之际。
江川却在默默地筹谋着一项重大举措——推动官职改革。他深知这一改革乃是实现未来大一统后中央集权的关键基石,为此绞尽脑汁思考着最佳方案。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江川认为当下若要广泛铺开教育事业,不仅所需成本极高,而且成效未必能如预期般理想。
相较而言,倒不如采取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以利益作为诱饵,设立一定数量的官职,并通过科举制度面向全天下选拔贤才。如此一来,可以借由考试内容的设定,引导那些有志之士积极主动地去研习全新知识。
此外,这种方式还具备两个显着优势。
其一在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从而更精准地达成引导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其二则可有效缓解守旧势力的强烈抵触情绪,减少改革推行过程中的阻力。
主意已定,江川立刻付诸行动。他一头扎进书房里埋头苦干起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推敲琢磨。
最终,他成功地将关于开展教育工作、改革官制体系、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模式等诸多构想,以及各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脉络逐一梳理清晰并详细记录下来。
完成这份精心撰写的文案后,江川满怀信心地携带着它前去寻找嬴政,期望能够得到他认可与支持,进而开启这场影响深远的变革之旅。
不一会,江川便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嬴政所在的书房前。
此时,嬴政正端坐在书桌旁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一本古籍。江川轻轻咳嗽了两声以作提醒,嬴政闻声抬起头来,一眼便望见了站在门口的江川,他脸上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连忙站起身迎上前去说道:“来啦,川!快快请进!”
江川拱手行礼后,又简短地寒暄了几句近况,气氛显得颇为融洽。随后,江川从怀中掏出一份用丝帛精心包裹着的文案,毕恭毕敬地呈到嬴政面前。
江川双手呈上文案,神色庄重道:“大王,此乃关乎大秦千秋大业之方案。我大秦欲统一天下,必事先绸缪。微臣在此方案中详解了臣的治世想法,请大王阅览。其中这科举、教育和官制改革,乃是重中之重。”
嬴政接过文案,眼中透着疑惑与好奇,说道:“前些时间你就说过官制改革,当时寡人以为其中存在一些不合时宜之处。今天今天思考成熟了?”
江川接着说:“是的大王,臣以为以利设官,行科举选拔贤才,成本远低于大兴教育,且收效更快。这就如同撒网捕鱼,我们用合适的饵,便能捕到各方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