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鲜血的喷出,赵偃的身体瞬间失去了支撑,犹如一棵被狂风骤雨摧残后的枯树,直直地向后栽倒下去。
众人见状,顿时乱作一团。侍从们满脸惊慌,忙不迭地跑向赵偃,试图扶起他摇摇欲坠的身躯。
郭开瞪大了双眼,脸上满是惶恐,一边呼喊着太医,一边在原地打转,完全没了往日的狡诈阴险模样。
而殿外守卫听到里面的动静,也不顾规矩地冲了进来,看到赵王吐血倒地,也都傻了眼。
慌乱之中,终于有太医背着药箱匆匆赶来。他哆哆嗦嗦地跪在赵偃身前,伸手探脉,却发现脉象微弱至极。
太医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心中暗叫不妙,可手上还是赶忙拿出银针施救。周围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太医的一举一动,
经过一番施救,赵偃暂时昏迷。太医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起身对众人说道:“大王暂无性命之忧,但需好生调养。”
众人听闻长舒一口气。郭开眼珠一转,凑近太医悄声问道:“大王何时能醒?”太医摇摇头表示不知。
几日过后,赵偃仍处于昏迷之中。赵国上下人心惶惶,朝中大臣纷纷商议对策。
三日之后,赵偃终于悠悠转醒。他醒来后目光呆滞,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但很快,一种决绝之色出现在他眼中。
赵偃缓缓坐起,扫视着周围担忧的群臣,沉声道:“寡人决意亲自登城守卫邯郸。”众臣大惊失色,纷纷劝阻。
赵葱上前道:“大王!此举万万不可,战场凶险,大王万金之躯怎可涉险!”
赵偃无力的笑了一声道:“李牧已逝,朕寡人身为赵王,难道只能龟缩于此?”
赵佾闻言道:“大王圣明,此乃鼓舞士气之举,但需先确保安全之策。”
赵偃看向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兄弟轻轻点了点头,他已经无力再整治内斗了,如果他要当王就当王吧,赵偃现在要做的事就是保住赵国!
谁当王都行!赵国不能亡!
赵偃在朝堂上当即命人即刻准备守城事宜。他披上战甲,头戴王冠,站在王宫前,望着远方。城中百姓得知赵王亲征,皆聚集而来。
赵偃大声道:“寡人今日亲赴战场,与大秦决一死战,保我赵国山河。”将士们高呼赵国万年,士气一时大振。
赵偃在众人的拥护下,登上邯郸城墙,看着西方,眼神坚定。尽管他深知前路艰险,可心中怀着必死决心。他想起李牧的忠义,想着赵国的未来,握紧手中剑。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秦人,赵国即便失去李牧,依然不会轻易屈服,哪怕血洒疆场,也要扞卫赵国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