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惊世骇俗的对决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战场中央。最终,还是赢长青更胜一筹。那条巨大的白龙成功化解了赵王的日月之力,并顺势向前冲去,狠狠地撞击在了赵王身上。只听得一声惨叫响起,赵王整个人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倒飞出去数十丈远,沿途洒下一片猩红的血雨。
“陛下威武!!!!”下方明教教众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声音如雷霆般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他们脸上洋溢着崇敬与兴奋之情,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位身姿挺拔、威风凛凛的赢长青身上。
“你…………你赢了!”赵王勉强稳住自己有些摇晃的身形,眼中满是不甘和怅然。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场生死较量最终竟然是以自己的落败而告终。
赢长青缓缓将手中那把闪烁着寒光的长剑收入剑鞘之中,动作优雅而从容。他一脸淡然地看着眼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赵王,轻声说道:“既然胜负已分,那就让他们赶紧打开城门,迎接我明教大军进城吧!”
“好!”赵王咬咬牙,虽然心中万般不愿,但此刻也只能无奈应下。
“开城门!”赵王运足内力,对着城墙上的守军发出一声大喝。这声怒吼如同洪钟一般,远远传了出去。
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咯吱”声响,厚重的京城大门终于缓缓开启。那扇紧闭多时的大门仿佛一道通往胜利的通道,展现在众人面前。
“大军进城!”站在虚空之上的赢长青俯瞰着下方的一切,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回应声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只见一瞬间,数十万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明教大军如潮水般向着城内涌去。他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甲胄碰撞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与此同时,城外依然有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负责驻守以防万一。
在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宏伟壮丽的太极殿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只见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赢长青正襟危坐,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的王者之气。
在他的下方,赢氏两脉的族人们以及明教众多高层分别站立于两侧。他们一个个神情肃穆,目光恭敬地注视着上方的赢长青。
这时,骊山赢氏隐脉一族的族长赢天放走上前来,双手抱拳向赢长青拱手行礼,恭声说道:“启禀陛下,您身为始皇帝陛下的后裔,如今中原大地已然全部平定,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请陛下尽快登基称帝,以定天下民心。”
随着赢天放的话音落下,下方众人纷纷齐声高呼:“请陛下登基称帝!”这声音如同山呼海啸一般,在整个太极殿内回荡不息。
面对众人的恳请,赢长青微微颔首,表示应允。接着,他缓缓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然后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说道:“既然如此,本座便顺应上天旨意,择一良辰吉日正式登基称帝。”
此时,站在左侧的明教左使杨逍向前一步,开口问道:“启禀陛下,不知新朝的国号是打算继续沿用秦朝之名呢,还是另外再起一个全新的国号?”
赢长青略微沉思片刻,然后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立国号大秦!朕要让我赢氏先祖的荣耀得以延续,重振大秦雄风!”
听到赢长青的决定,众人齐声应道:“是!”
紧接着,右使范遥出列禀报:“启奏陛下,经过微臣推算,三个月之后将会迎来一个黄道吉日,非常适合陛下举行登基大典。”
赢长青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说道:“准!”
就这样,在一片欢呼声中,关于赢长青登基称帝的各项事宜都有条不紊地筹备起来。而这个即将建立的大秦帝国,也注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大秦将要立国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原,甚至于连中原之外的四夷都收到了消息。
一时间无数江湖武林势力纷纷派出了代表前往京城参加秦皇赢长青的登基大典。
当然也有一些心怀不轨之徒欲要趁登基大殿之时行刺秦皇赢长青。
…………………
北元,这座宏伟壮丽的王城此刻弥漫着一股沉重压抑的气氛。
自从庞班、蒙赤行、藏镜人、八师巴等人负伤而归,并在伤势痊愈之后毅然决然地向元兴帝请辞,踏上了前往神秘莫测的九空大陆之旅,北元的局势变得愈发严峻起来。
如今,偌大的北元能够真正拿得出手的顶尖强者,便只剩下了皇爷思汉飞和号称大元第一勇士的铁真。这两位宛如北元支柱般的人物,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危的重任,但面对如日中天的大秦帝国,心中亦是充满了无力之感。
“陛下啊!”皇爷思汉飞一脸凝重地看着元兴帝,缓缓开口道:“大秦之崛起已然势不可挡,其背后更有那蓬莱赢氏这般恐怖的势力撑腰。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实难与之抗衡。依微臣之见,不如暂且向其俯首称臣,纳贡求和,如此或许尚能保住我大元的一脉传承。”
听到这话,元兴帝脸上露出不甘之色,他紧握着拳头,咬牙切齿地道:“老祖,难道真的就别无他法了吗?朕实在不甘心就此屈服于他人之下!”
思汉飞轻轻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陛下莫要心存侥幸了。那赢氏的老祖修为高深,实力堪称深不可测。只要他一日尚存于世,我们便绝无半点胜算可言。此乃天数使然,非人力所能逆转啊。”说罢,这位德高望重的皇爷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与决绝,转身向着王宫之外走去,只留下一句:“陛下,老臣亦欲离开神州,去探寻一番这世间更为广阔的天地。”
望着思汉飞渐行渐远的背影,元兴帝满心苦涩。他将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了身旁的铁真和另一名大臣王保保身上,颤声问道:“铁真、王保保,你们告诉朕,莫非我大元当真再无翻身之机了么?”
二人同时摇头。
“既然如此,那就准备使臣前往中原纳贡称臣。”元兴帝不甘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