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之始:困厄初临的艰难起步
### 第52章
萧景川站在官府门口,四周是一片冷冷清清的景象。
晨光微弱,照在他坚毅的侧脸上,显得格外孤单。
官府门前的石狮子沉默无言,仿佛连它们也在嘲笑他的孤立无援。
“大人,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冷淡?”宋婉儿轻声问道,她跟着萧景川一同来到这个荒凉的治水之地,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官府如此态度,倒也在意料之中。”萧景川微微一笑,淡然道,“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
他大步走进官府,却被守门的差役拦住了去路。
“这位大人,你是什么人?这里不是你想来就来的地方。”
萧景川冷冷地扫了一眼差役,从怀中掏出圣旨,展开后递了过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南方水患严重,民不聊生,特派萧景川前来治理,钦此!”
差役接过圣旨,惊慌失措地念了一遍,急忙躬身行礼:“小的不知大人驾到,多有得罪,请大人原谅。”
萧景川微微点头,径直走进了大堂。
赵县令和刘豪绅早已等在那里,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悦和戒备。
“这位便是新来的治水官员萧大人?”赵县令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敌意。
“正是在下。”萧景川面带微笑,但眼神中却透出一股锐利,“在下奉朝廷之命,前来治理水患,望各位多多配合。”
赵县令和刘豪绅对视一眼,他们原本以为萧景川会先来找他们索要治水款项,没想到他竟然直接去了受灾村庄考察。
“大人,治水之事非同小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希望大人能理解我们的难处。”赵县令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语气中透出明显的不情愿。
“我理解。”萧景川淡然道,“但治理水患,刻不容缓。我先去受灾村庄看看实际情况,再做打算。”
话音未落,萧景川已大步离开了大堂,宋婉儿紧跟其后。
赵县令和刘豪绅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沿途,萧景川看到了一片荒凉的景象。
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村民们神情沮丧,纷纷聚在一起低声讨论。
李老农站在村口,见萧景川到来,急忙迎了上去。
“大人,您可算来了!”李老农眼含热泪,紧紧握住萧景川的手,“我们这里的水患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太苦了。”
萧景川拍了拍李老农的肩膀,温声道:“放心,我会尽全力解决这个问题。”
他走到一片被水淹没的农田前,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地势和水流。
宋婉儿站在一旁,默默记录下他的话。
“水势如此汹涌,必须找到合适的排水方法。”萧景川自言自语道,“但这里地势复杂,传统的治水方法恐怕难以奏效。”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突然目光一亮:“宋婉儿,你去通知孙工头,我要和他商量一下治水方案。”
萧景川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然而,前方的路依然困难重重。
### 第52章 治水之始:困厄初临的艰难起步
萧景川站在治水工地上,四周是一片嘈杂的景象。
工人们挥汗如雨,巨大的石块和木料散落一地,偶尔还能听到远处的水流声。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萧景川坚毅的脸上,显得格外亮眼。
“宋婉儿,你去通知孙工头,我要和他商量一下治水方案。”萧景川对身后的宋婉儿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宋婉儿忙点头应下,快步去找孙工头。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不信任和轻蔑。
他就是治水工程的工头,孙工头。
“萧大人,您找我有什么事?”孙工头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屑,仿佛在嘲笑萧景川的年轻和稚嫩。
“孙工头,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来治理水患。”萧景川直入主题,目光坚定,“传统的方法在这里恐怕难以奏效。”
“大人,您年轻有为,但这治水可不比寻常。”孙工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老朽在这行干了大半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您的这些新方法,恐怕行不通。”
萧景川微微皱眉,心中升起一股无奈。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静道:“孙工头,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水患非同小可,必须另辟蹊径。请您听我详细说说。”
“年轻人,你见过这滔天洪水吗?”孙工头指向不远处被水淹没的农田,声音中透出一股无奈和愤怒,“这些村民辛辛苦苦一辈子,现在全毁了。你就算有再好的方法,也得先说服我。”
萧景川目光一凝,坚定道:“我愿意用实际行动证明我的方法可行。如果您不信任我,那我们不妨先做一个小规模的试验。”
孙工头哼了一声,但仍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一丝好奇和期待。
治水工地上,气氛逐渐紧张起来,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投来疑惑和期待的目光。
“那就好。”萧景川淡然一笑,心中却已经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现在,我们先去县衙找赵县令,要一些治水款项。”
孙工头跟在萧景川身后,心中依旧半信半疑。
他们一行人来到县衙,却见赵县令正坐在大堂上,脸上带着虚伪的微笑。
“萧大人,您可真是准时啊。”赵县令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客套,但眼神中却透出一丝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