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有人破坏这些通讯线路,朱辰钰向皇帝请了旨,派出玄衣卫,通过官府向老百姓说明,这些杆子是传递军情之用,任何人不得破坏,有不尊者,拿到后斩立决!
一下子,老百姓都记住了,这杆子和上面的铜丝不能碰,碰了有杀身之祸,而且还要主动保护这些杆子,只要保护了这些杆子和铜丝免受破坏,就能获得官府的奖励。
一时间整个蜀地都非常重视这些杆子和顶在上头的铜丝。
电报营的中继点往往与驿站设在同一处,既方便管理,又能与传统的骑马通讯相结合,互相补充,互为备份。
电报网建成后,蜀地的七万官军就能充分发挥威力了,以往需要个把月才能传递的情报,利用电报网,瞬息可知。
当这一切被陈士奇亲眼目睹之后,老头子欢喜的直蹦!电报,太神奇了!有此神器何愁大明不兴?他很满意,满意的不得了。以至于对朱辰钰这位统领的话简直言听计从。
朱辰钰趁热打铁,改进了铅酸蓄电池,造出了手摇发电机和水轮发电机。虽然简陋的要命,但也比没有强多了。这工艺还要持续改进,朱辰钰已经尽力,因为时间已经不多。
她撺掇陈士奇给潞王写信,请潞王进川,理由是她获得了情报,说叛贼已经盯上了朱家的王爷们,潞王在老家眯着很危险。
总之就是各种吓唬,因为她知道,潞王胆小怕死。此刻潞王身边还没有那些南明的重臣,也没人给他出谋划策。
为什么是潞王?朱辰钰自有打算,在她看来唐王朱聿建在福建,太远,又是个犟种,怕是不好拿捏,福王现在又称帝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炮灰,只有潞王这个怂货是个闲散王爷。他好拿捏。
她不担心能否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她有传国玉玺,有爆炸箭,有电报网,有一身雄霸天下的武功。火药或许可以仿造,但是电报,只要这时空没有出现另一个穿越者,她自忖没人可以仿造。
利用信息差可以做什么?可以做的太多了!最简单的,给敌方设置陷阱,敌人刚一行动她就能获悉情报,听说草原人的骑射很厉害?好办,在必经之路埋地雷,马子全给你炸死,我看你还怎么骑射!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朱辰钰不是再世的诸葛亮,自然不能做到事事妥当,只需要做好一些必须做的事情即可。
给朱常方发出的信出去没多久,她又安排了两个勤王大队,都是忠心耿耿的练家子,一路追到安徽凤阳,一路则追到杭州,因为她不确信朱常方有没有逃离凤阳奔了杭州。
总之,一定要把朱常方搞到手!
掐算着时间,朱辰钰估摸着勤王大队见到朱常方的时候,恐怕清军已经兵临金陵了,所以收拾大西军的事情也必须提上日程。
之前上奏弘光帝的折子已经收到了批复,同意敕封李定国为蜀王,条件是李定国接受朝廷的招安!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陈士奇没有隐瞒离间大西军的意图,还在信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封李定国一个王爷的虚衔儿。
陈士奇的折子自然是有人反对的,但是,当宏光朝廷一听说重庆府有大军四十万的时候,庭上重臣一个个都傻眼了!
四十万大军!天哪!陈士奇这么牛叉吗?
接着就是来自西蜀各地的奏报,说蜀地之匪遭到了官军的连续打击,官军兵锋所指,皆望风而降!蜀地已恢复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