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英见状,连忙抬起头,清澈的眼眸中透着几分歉意与感激。
看着刘封那担忧的模样,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赶忙解释道:
“刘公子,我是昨天返回襄阳找父亲商谈事宜了。
因着事情谈完后时间太晚,所以才没有回来。
让你担心了,实在是抱歉。”
刘封闻言,像是紧绷的弓弦突然松弛,长呼了一口气,脸上的紧张之色瞬间褪去了不少。
他露出一抹释怀的笑容,说道:
“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黄姑娘出了什么意外,可把我吓得不轻呢。”
黄月英则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灵动的眼睛眨了眨,问道:
“刘公子,你刚才说,进我房间找我了对吗?”
刘封一听,犹如被踩到尾巴的猫,顿时脸色一红,心里暗叫不好。
这男子进入未婚女子的闺房,在这礼教森严的时代,显然是不怎么合乎礼仪的。
他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结结巴巴地说道:
“嗯,黄姑娘勿怪,当时我是怕你出什么意外,这才…… 这才冒昧进去查看了一番,实在是情非得已啊。”
黄月英看着刘封那窘迫的样子,宛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扑哧” 一声笑了出来,捂嘴笑道:
“我明白的,事从权急嘛!刘公子也是关心我,我怎会怪你呢。”
刘封听了这话,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了,干笑了两声。
他像个害羞的大男孩一般,打了个哈哈,而后便逃也似的快步走回屋子,心里还在懊恼自己怎么如此莽撞。
此时的刘封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
黄月英站在原地,看着刘封离去的背影,眸光闪闪,像是藏着千言万语,又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绪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轻开口,口中喃喃道:
“谢谢你,刘公子,是你给我的勇气,让我能对父亲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时间倒回到昨日。
彼时,黄月英与刘封一同骑乘乌骓。
她坐在马背上,迎着那吹拂而来的风,发丝随风飘动,心里头也像是被吹开了一扇窗。
终于黄月英想通了:
“自己本就不愿按照父亲黄承彦的安排,嫁给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男子。
哪怕这个男子在世人眼中很优秀,可那终究不是自己心仪之人啊。”
于是,在刘封骑着乌骓外出的时候,黄月英便毅然决然地一个人返回襄阳,径直来到家中,找到了父亲黄承彦。
她站在父亲面前,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都凝聚起来,将自己心里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黄承彦静静地听着,神色平静,目光中透着几分洞悉一切的睿智。
待女儿说完,他微微一叹,那叹息声中,既有对女儿的理解,也有一丝无奈。
黄承彦轻声说道:
“月英,为父很了解你。你不是想通了,而是你的心里面装了另一个人。
罢了,儿女婚事本就该遵循自己的心意,为父也不想勉强你。”
说完,黄承彦摆了摆手,带着一丝无奈又宠溺的笑意,道:
“去吧,回去吧,诸葛孔明那边我自会去说明的。”
就这样,一段原本被众人看好,被长辈们定下的姻缘,就此散尽。
而黄月英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遗憾,反而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挣脱了某种束缚,只等着去追寻那真正属于自己的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