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静静站在人群末尾,将这一切听得真切。
他心中暗自思忖:
“看来应该是原本诸葛亮在博望坡初试身手的剧情了。
只是如今徐庶还未离开刘备,这原本的剧情究竟还会发生什么变动呢?”
刘封深知当下局势错综复杂,稍不留神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他决定先按兵不动,谨慎行事,且看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
一旁的张飞闻言,火爆脾气瞬间爆发。
只见他豹眼圆睁,仿佛两颗铜铃,须发根根直立,似钢针般炸开。
紧接张飞着便怪叫着要带兵迎敌,誓要杀退夏侯惇大军。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太守府内轰然作响:
“大哥,给俺三千人马,俺去将那夏侯惇捅上十七八个窟窿,看他还敢不敢进犯咱新野!”
这时,诸葛亮手摇羽扇,神色淡定从容。
他缓缓开口:
“三将军稍安勿躁,迎敌自然是必然之事,可现在我们要商讨的是如何迎敌,得妥善应对这汹汹而来的敌情。”
诸葛亮目光平和地看向张飞,试图以自己的冷静安抚张飞那暴躁如雷的情绪。
经过这几日的接触,诸葛亮深知张飞性情过于火爆,行事冲动。
长此以往,早晚必出祸患,实不适合单独领兵作战。
张飞哪肯就此罢休,依旧瞪大那双怪眼,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猛狮,大声反驳道:
“还要商讨什么?大哥,给俺兵,俺去便是!哪有孔明先生说得这么繁琐!”
张飞的性子向来直来直去。
在他看来,打仗就该勇往直前,凭借一股勇猛之气,冲上前去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何必如此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刘备见状,眉头紧紧皱起,出面呵斥道:
“三弟不要胡闹!
拒敌乃是关乎新野存亡的大事,怎能如此儿戏?”
刘备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张飞不禁愣了一下,那火爆的气势也瞬间弱了几分。
说完,刘备又赶忙看向诸葛亮,神色殷切,眼中满是期待。
他急切地问道:
“孔明先生有何见解?”
刘备深知诸葛亮素有大才,胸藏锦绣,腹有良谋,此刻满心期盼他能献出退敌的良策,带领众人度过这场危机。
诸葛亮看了看依旧愤愤不平的张飞,心中暗自思量:
“我刚刚归顺主公,根基尚未稳固,可不能因此得罪了主公的兄弟。”
于是,他又笑着安慰张飞道:
“带兵迎敌还需仔细商讨由谁统兵,三将军莫要怪罪。”
张飞听了,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再作答,可心里却还是有些不服气,暗自嘟囔着:
“有什么好商讨的,俺去不就完了。”
而后,诸葛亮微微沉吟,心中暗道:
“如今我在军中声望不足,贸然领军,恐怕难以服众。
倒不如让元直带兵迎敌。
反正以军略而论,元直的本领不在我之下,况且他又曾帮助主公击败过曹军,在军中更得军心,想来胜算不小。”
想到这里,诸葛亮便向刘备进言,推荐徐庶统兵迎敌:
“主公,单福军师足智多谋,又有破曹经验,此次统兵迎敌,定能不负众望。”
听了诸葛亮所说,刘备明显愣了一下,他着实没想到诸葛亮会举荐徐庶。
而后,他目光异样地扫向一旁默不作声的徐庶,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徐庶也没想到诸葛亮会突然提起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