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神色凝重,赶忙走上前,劝道:
“元直,你切不可冲动。
徐母为人刚烈,若她得知因自己而让你离开主公,定会自寻短见。
依我之见,你眼下最好的办法便是留在新野。
曹操此人,一向注重名声,为显其胸怀宽广,定会善待徐母。”
徐庶抬起头,眼中满是痛苦与决绝,沉声说道:
“孔明,你所言极是,我又何尝不知其中利害。
但为人子女,孝道为先,若母亲身处险境,我却置之不理,日后必遭人唾弃,落下不孝之名。
曹操此计虽狠,可我却不得不应。”
诸葛亮微微皱眉,看着徐庶坚定的眼神,深知他心意已决。
他无奈地长叹一声,那声音中满是惋惜,默默退到一旁,不再劝说。
刘备见状,心中明白徐庶去意已决,再多劝说也是徒劳。
他暗自安慰自己,如今已有诸葛亮这位大贤辅佐,或许放走徐庶不会对大局产生太大影响。
刘备走上前,扶起徐庶,目光诚挚地看着他,说道:
“先生,我理解你的苦衷,孝道为重,你放心去吧。
只盼你能平安救出母亲,若日后有机会,咱们再携手共创大业。”
徐庶感激涕零,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
“主公大恩,庶铭记于心。若有机会,定当报答主公知遇之恩。”
刘备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不舍,问道:
“先生,你准备何时离开新野?”
徐庶心急如焚,想到身处险境的母亲,不假思索地说道:
“主公,庶实在放心不下母亲,恨不能立刻飞回颍川。”
刘备默默点头,虽心中万分不舍,但还是说道:
“既然如此,我便送元直一程。”
三人一同来到城外,徐庶拱手向刘备与诸葛亮告别,便要转身离去。
却不想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阵阵高呼:
“军师,且慢!且慢!”
徐庶心中一怔,回头望去。
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匹乌黑骏马如闪电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刘封。
刘封骑着乌骓,身姿矫健,乌骓速度极快,四蹄生风,不一会儿便来到众人面前。
他猛地勒住缰绳,乌骓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
只听刘封朗声道:
“军师今日要去哪里?”
一旁的刘备看到刘封,赶忙说道:
“封儿,不要胡闹。
军师今日便要离开新野,返回颍川。
军师的母亲如今被曹军挟持,情况危急。”
而后,刘备又将徐庶所遭遇的事情详细地向刘封描述了一遍。
却不想,刘封听完,扭头又看向徐庶。
只见他目光坚定地说道:
“徐先生既然想在母亲膝下尽孝,又何必要离开新野呢?留在新野,同样可以为母尽孝!”
徐庶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说道:
“少将军,此话怎讲?如今我的母亲在曹军手中,我若不回去,如何尽孝?”
刘封闻言却是哈哈一笑,反问道:
“徐先生,谁说您的母亲,如今还在曹军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