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留了五套男童,加三套女童的衣服。
让麦佳华和何小娜、孔文英他们拿去卖。
这次麦佳慧学聪明,在衣服上贴了个小标签,上面用简易绣法绣着“彤彤”两个字。
现的她,还没有什么品牌意识。
但是她觉得,得在衣服上做个记号,让大家知道,这是她设计出品的衣服。
想来想去,她也不知道,用什么记号比较好,最后直接把小彤彤的小名拿来用了。
“咱这个衣服,男童一套卖二十八,女童一套卖三十块。”
这个定价,麦佳慧也不是乱定的。
衣服的布料质感款式等等,就值这个价。
“刚开始可能会卖不出去,但就算是卖不出去,咱也不能降价。”
县城的平均收入还不是很高,要是过年,让他们花个二三十块钱给孩子买身衣服,很多人还是舍不得。
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做的衣服就没有市场了。
优生优育的政策一出来,那些双职工的家庭,无论男孩儿女孩儿,他们这一辈子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
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又因为就只有这一个孩子了,也舍得把钱花在孩子身上。
这些人,就是麦佳慧的潜在客户。
“咱家的衣服,就值这个价。”
麦佳慧非常自信。
初初接触市场,她不知道什么叫运营之道。
但是她只知道,自己的产品值这个价,她就不能为了销售,而把价格降下来。
一旦降下来,就很难再往上抬。
那样她岂不是得亏死?
“咱们就这样拿着出去摆摊,衣服又这么贵,我觉得很难卖出去的。”
何小娜有些担忧地说道。
麦佳慧其实也知道,摆摊本身会让衣服掉价。
就她的衣服的这个定价,应该在县城开个裁缝店。
她一边做衣服,一边卖衣服,这样才能衬得起这个价。
但是两个月后,她也许得跑趟京城去讨债。
这一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在县城租铺子的事情,麦佳慧心里有这个计划,却想到等把那七千多块要回来后,再开始实施这事儿。
“刚开始,咱就做好卖不出去的心理准备。”
麦佳慧鼓励她们,“等开张了,有口碑,生意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
她坚信,诚信和品质,才是让产品在市场这条路上,走得更长更远的保障。
价格是品质的体现,而不是产品能否接受得市场考验的唯一标准。
事实上证明,她的想法是对的。
刚开始卖的时候,即使有小彤彤气运加持,来问价的人很多。
但是真正下手衣服的人,却几乎没有。
连着三天都没成交,就连一向比较乐观的麦佳华,都有点儿开始打退堂鼓了。
第四天,当她们决定休整几天,重塑信心后,再去继续时,小彤彤却不干了,非哭闹着让她们上街卖衣服。
就连去的地方,都是小奶团子决定的——
出门之前,报了几个地名,小彤彤都没吱声,直到报了烟草局家属院的地名,小奶团子这才奶声奶气地“啊”了一声。
“确定是烟草局家属院?”
麦佳华不放心地又问了一遍。
因为这地方,油水最多的地方。
第一天出摊,他们就带着衣服直奔那里。
结果就是看的人多,买的人……无。
小彤彤吐了个小奶泡,【是呀,就去那里。】
今天,麦佳慧跟他们一起出摊,带着两套女童、三套男童的衣服,直奔烟草局家属院。
他们人还没呢,就看到一个打扮贵气的年轻女人跑上来找他们了,“哎呀,可算等到你们来了。”
“我都等你们两天了。”
年轻贵妇打扮的女人,一上来,就直接表明来意,“那天你们拿来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衣服还有吧?给我各来一套。”
“美女,你要哪个号的?”
年轻贵妇,“女童的来小号的,男孩子得三岁大了,可能得穿中码的。”
麦佳慧给她拿了适合的衣服,“一共五十八块。”
年轻贵妇上次早已问过价格,当时觉得有点贵,下不去手。
回家后,又觉得这衣服实在是好看,她就算是照着做,都做不出来。
因为实在喜欢,前天和昨天,就一直门口蹲着,却一直没看麦佳华她们的身影。
今天她暗自想着,再蹲一天,如果还是没遇上的话,那她明天就回家去了,
原来娘家人是烟草局的,她这是回娘家走亲戚,明天就打算回家了。
“给,”年轻贵妇有备而来,钱早就准备好了,递给麦佳慧的时候,还说道,“你们这衣服虽然挺贵的,但是款式好看,料子摸着也舒服。”
“是的呢,”麦佳慧接过钱,“小孩子皮肤嫩,我们专门去纺织厂,买适合孩子们穿的全棉布料来做衣服的。”
“难怪这么贵。”
不过,年轻贵妇觉得挺值的,“要是孩子们穿得舒服,我下次还来找你们买。”
“行啊,这个衣服不能用……”
麦佳慧根据料子的特性,给年轻贵妇科普,洗衣服的时候的注意事项。
她亲切热情的态度,特别受年轻贵妇的喜欢,“我嫂子她们也要给孩子买衣服的,你等一下啊。”
在她的介绍下,今天带了八套衣服出来,不出一个小时,全部售罄。
这么顺利,让麦佳慧和麦佳华信心倍增,准备大干一场,多多赚钱。
只是,麦佳慧却还不知道,暗中有一双睛睛,正在盯着她,就在她想大干一场的时候,来她来一场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