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可以粗发啦。
“就你最会指挥了。”
麦佳慧假装嗔怒地,轻轻拍了下她的小屁屁,再次和麦佳华踏上前往县城的路。
“小慧,有个事情咱商量一下?”
走着走着,麦佳华突然说道。
麦佳慧侧着头,看向她,“啥事儿?”
“接下来,咱想法子和别人换张自行车票吧。”
之前是粮票取消了,刚过完年,就听到有消息说,布票也快取消了。
麦佳华就一直在等着,自行车也取消了,她就要去买辆自行车,
可惜等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出来。
她有点儿等不及了,“咱也买辆自行车吧。”
旺季的时候,几乎天天出摊。
平时也是隔三差五地出摊。
天天靠两条腿,太费时间了。
麦佳慧的想法是,“再等一等吧。”
各种大票小票,都在陆续取消。
她还是倾向于,限票买东西的时代,应该很快就会过去了。
“再有就是,等会儿忙完,咱去邮局给霍至朗打个电话,看一下那钱,他啥时候能给。
要是再联系不上,咱就得动身去京城了,那就等我们从京城回来再说。”
“行。”
麦佳华觉得这样子安排也好,想起被欠的那七千多块,她忧心忡忡,“万一讨不回来咋整?”
想到孔文英这两天的行为,麦佳华就更烦了,“到时候二嫂又叽叽歪歪的,烦都烦死了。”
“到时候再说吧。”
讨债嘛,无非就是两个结果。
讨到了和讨不到。
麦佳慧早已经想过了,也有心理准备了。
说话间,姐妹俩就到了县城。
出摊的事情,麦佳华比较熟,“咱先从电力局大院这边一路走过去,比较顺一点。”
“行,听你的。”
这还是麦佳慧第一次来各个大院出摊。
新手当然得听从老手的安排。
“哎哟,妹子,这次咋这么久才来啊?”
才刚走到电力大院的门口,一个年轻媳妇儿,手里提着菜和鱼、肉,看样子应该正好去买菜回来,碰到她们,便朝她们过来,“上次那套三岁小男孩儿穿的衣服,卖出去了没?”
那套衣服真的很好看,布料摸起来也特别舒服,年轻媳妇儿很喜欢,就是一套二十八块钱,让她有点肉痛。
所以第一次看,没舍得下手。
第二次看,还是没舍得下手。
第三次,她突想通了,二十八块钱,他们家又不是买不起,何必这样子纠正犹豫,天天心心念念地?
于是下定决定,等麦佳华再来,就买。
结果,麦家有事,这一拖就好几天没出摊,让年轻媳妇儿望眼欲穿。
“还有呢。”
麦佳华赶紧放下筐,麦佳慧把衣服找出来,“你看看,你想要的是这套不?”
“对对对,就是它。”
深思熟虑后,做下决定要买的,交易起来,那简直比较丝绸还顺利丝滑。
一手交钱一手货,眨眼间就卖出去一套。
不过,她们又在这边兜了几圈,却再无生意上门。
于是,她们便果断决定,“去县委大院。”
只是,还没等走到县委大院呢,就看到好几个人,慌里慌张地,甚至还有人悲恸大哭着往外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