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划走,总能找到最喜欢这部作品的一批人。
可订阅模式下,一般来说,首日不管是推荐力度,还是粉丝支持都是最大的,就算一些囊中羞涩的书友,也会在上架首日订阅几章感谢一下作者。
之后的数据那就全凭作品的质量,首日的十四万订阅数据,在她看来很大一部分都是之前看了许久的老读者在“还愿”。
按照常理,之后的订阅数据肯定会下降,当然《鬼吹灯》质量之么高,下降幅度也不会太大,可那也会下降,姜浅浅按照她编辑生涯两年半的经历预测,这本小说平均订阅大概会在八万至十万之间,已经是最顶级那批白金作家能达到的数据。
可他这本却一反常态,数据竟然还在上涨,别看涨幅不大,但作品订阅基数摆在这里。
上来就增加一万订阅,这可是一万订阅,你的增长我的梦,很多写了很多年的作者连这个零头都达不到。
姜浅浅不禁又提高了自己期待值,如果这周它能保持十五万的数据不下降,那这本《鬼吹灯》说不定能创造一个更恐怖的历史记录。
全网第一本小说均订破十万订阅!
想到这里,姜浅浅咽了口唾沫,要是这样,那可真是小母牛坐火箭——牛X上天了。
就这样怀着期待的心情,这些天姜浅浅连日常审稿的工作都被主编叫停,嘱咐她现在就只有服务好明月老师。
看得出来,姜浅浅在公司地位明显上升一个档次。
她笑笑,这可能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数据没让她失望。
第三天,订阅十五万,数据还在涨,眼瞅着就要到十六万。
没让她等太久,第四天,订阅破十六万。
一周后,《鬼吹灯》的数据终于下降了,因为连续几天一万字的爆更,第三卷《云南虫谷》终于结束。
不过即使这样,也有十五万的数据。
经过一周的发酵,整个网文圈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编辑,都在热议这本破纪录的神作!
没错,就是神作。
在这一周,怀着各种目的的作者编辑都去拜读一下这本《鬼吹灯》。
有些甚至是不怀好意的作者看完第一卷后,准备挑刺都找不出问题,按照他们专业角度,自然能看出这本书故事严谨,行文流畅,甚至运用了网文扑街第一定律的第一人称。
就这样,人家都能将故事写的这么么出彩。
甚至有的作者公开表示,这本《鬼吹灯》将开辟网文一个新的分类:盗墓流!
得到一大批作者的支持。
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像《鬼吹灯》这样一个盗墓题材的作品,肯定也引来了一些争议。但是声量很小,一些有声望的作者根本不屑一顾。
认为这就是尬黑,毕竟像这样的言论,几乎可以无缝衔接到任何一个人的作品。
毕竟现在网文大环境非常宽松,他这说到底就是跟死人打交道。
那他们作品里杀人越货夺宝算啥,更别提金瓶梅等等逆天刘备文。
连作者都不好意思开口说出自己写的小说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