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安坐在一辆青绿色的老爷车上,老爷车在闽南边境的零散村落中灵活地穿梭着,常久安倚靠在老爷车副驾驶上,老爷车上挂着早已褪色的地精玩偶,老化的海绵皮革气味极为寡淡和老伯身上的淡淡烟味混合在一起,常久安觉得并不难闻,相反他还觉得是一种相对好闻的味道。
车程一路拉长,但是常久安却仍然没有想好下一步该如何是好,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现在似乎除却生死大事之外,常久安对于一切都无感了,这或许就是沾染上灵异的代价罢。
青绿色的老爷车在茂密丛林环绕的山路中不紧不慢地行驶着,原来一开始常久安所下山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平原,只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山上平地罢了,隐匿于其后的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和错综复杂的山路,老爷车上的常久安心境也随着这苍翠欲滴的林海山峦平静了下来,老爷车并没有如同常久安想象中的一般直达闽南边境的小城。
相反,老爷车在连续行驶了六七个小时后又到达了一个村落,车上老伯带着常久安下车歇息了起来。
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一下车就看到了村落里人们独具特色的衣着打扮,有点像常久安印象里少数民族的打扮,衣服上是精美却不艳俗的亮色刺绣,头上戴的是一种常久安所没有见过的华美头饰,古朴之中带着极致繁杂的美感,或许这就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打扮吧。
而最让常久安大开眼界的是,这个村落的建筑群落风格要比之前收留常久安村落里的强太多,甚至可以说是让常久安感到为之咂舌的程度。
雕梁画栋的古建筑被现代极具西方特色的建筑群拥簇其中,颇有一种浓烈的后现代艺术之美。
这种美感在现阶段的常久安乃至几十年后的常久安心目中都是独一份的,这些西方建筑群落主要起点缀铺垫作用,石材,玻璃,金属等各种材质相互映衬,使得其美观大气,极富有对称和比例美,使之看上去空灵纤瘦,极为协调,但他们在这建筑群落之中这并不是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其中的古建筑群落。
古建筑群落恢弘精美,端庄雄奇,这是一种闽派建筑的风格。
建造其时主要讲究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使用斗拱,和散斗等形式在增强建筑稳固性的同时又赋予了其独特的美感,同时还有着精美的脊檐和极具体量感的墙体,素净典雅之中带着令人敬畏的神秘,其线条轮廓所追求的美感又和西方所求得对称空灵泾渭分明。
外加其风水走势极好,在常久安眼里这里就是他蕴养神魂的厚土。
或许这可能让人听起来有点招笑,但事实就是如此,常久安此刻的感觉就像是虔诚的信徒到达了他所信奉的神所居住的庙宇一般,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兴奋与激动不能用言表的。
开车的老伯自顾自地和常久安介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常久安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着,他的心思已经全然沉入到了这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之中,忘乎所以。
据开车的老伯所说,他并不是闽南的本地人,只不过因为工作原因被调往了闽南这边,而又因为老伯的故乡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所以他便自此在闽南这边安家落户了,至今已经有几十年了。
而他们此番歇脚的地方正是这个老伯当初刚到闽南这边工作所居住的一个地方,这个村落基建完善,并且可以说是一个连接其他小镇的枢纽和交易中心,名叫烟霞镇。
闽南边境的村落和附近的古城区的距离并不远,常久安和开车老伯在烟霞镇休息了一个晚上后,在翌日的清晨。
两人在又历经四五个小时的车程后总算到达闽南边境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怀阳城。
而哪怕是闽南不发达的老城区其繁华程度也远不是潮州市那个小城市可以比拟的,至少在常久安眼中是这样的。
常久安很喜欢这种热闹非凡又有历史气息的城市,他下了车告别了接送他的老伯后,就开始在怀阳城中闲逛起来,忽略掉那些窘境,常久安认为自己现在就和旅游差不多,这也算得上是常久安的一大优点吧,苦中作乐。
常久安自我感觉良好,他头上所戴的椎帽终于是显现了出来,他像是一个从农村里进城的老农一般,一路顾盼,他身穿着迷彩的护林员工作服,脚上靴子上是因为浅淡的被洗过的泥渍,打扮虽然有些怪异,但在这个老伯城区中并不突兀。
常久安早上在烟霞镇上的饭庄吃了早饭来的,所以一直到中午都不算太饿,时间一眨眼到了晚上。
常久安逛到了夜市这里,这里的夜市里有很多常久安没有看过的小吃,怀阳城的人们说话都操着浓重的口音,常久安很想买一些特殊小吃来填一下肚子,但他们手机钱包什么的早在潮州市那一起灵异事件中弄丢了,所以他现在身无分文,就连身份证都没有,但其实常久安早就被认定为了死亡,只不过他对此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