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多久,王浩便匆匆回到孤儿院那扇略显陈旧的门前。他刚抬脚,准备迈进院门,门口那位精神矍铄的黄大爷就满脸笑容,热情地打了声招呼,声音洪亮道:“小王浩回来啦。”王浩此前一直低着头,全神贯注走路,满心满脑都沉浸在消化脑袋里那些纷繁复杂如乱麻的知识,对周围一切浑然未觉,根本没留意身旁情况。
直到听到黄大爷那亲切熟悉、饱含关切的招呼声,他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抬头,脸上勉强挤出个带着疲惫的笑容,声音略显虚弱地回应:“黄大爷好!”
黄大爷一听王浩这礼貌乖巧的回答,脸上立刻绽放如盛开菊花般欣慰满足的笑,眼中满是欢喜,格外高兴。他呀,打心眼里喜欢王浩这样懂礼貌、知分寸的孩子。只是王浩这人平日总是闷闷的,性格内向,不太主动与人交流互动。
不过,对此黄大爷心中理解。毕竟在这孤儿院里,这样的孩子不少。有些孩子过早失去父母温暖贴心的关心与细致入微的照顾,没有父母深沉浓厚的疼爱,心灵难免受创伤,容易滋生偏激执拗的性格。
但所幸,多亏院长以及院里那些善良热心、和蔼可亲的大爷大妈们全心全意、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这群孩子才能如沐浴阳光下的幼苗,健康茁壮、无忧无虑地成长。
黄大爷原名黄龙,已六十多岁,快奔七十,可身子骨依旧硬朗,精神头十足,神采奕奕。不知者乍看,还真以为他才六十出头。他身上那身整洁笔挺的保安服一穿,整个人气质威风凛凛,比正儿八经、训练有素的警察都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
其实说来简单,黄大爷原是位退伍的老公安。听说以前这座教堂改成如今温馨的孤儿院,也多亏他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忙前忙后,出谋划策,才这般顺利圆满完成改造。反正其中具体诸多细节,王浩不太清楚。
黄大爷面带微笑,目光慈爱地看向王浩,满是关切问道:“小王浩,你刚才风风火火跑哪儿去了?看你这模样,好像累得不行啊。”王浩深吸一口气,缓了缓神,回答:“刚才去图书馆查些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黄大爷一听,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称赞:“学习好啊!你这花骨朵般的年纪正是埋头苦学、汲取知识的好时候。只有积累丰富知识,以后才有机会为咱伟大祖国添砖加瓦,成长为国家栋梁,为社会做大贡献呐。”
黄大爷为人善良热忱至极,每次碰到王浩,都忍不住亲切聊几句。每天看着院里天真活泼的孩子嬉笑玩闹,他心里像抹了蜜,甜滋滋,高兴得很。
而且他在这儿兢兢业业工作,完全义务劳动,分文不取。退休后,闲着无事,就主动来帮忙。不但不要工资,每月为数不多的退休金,多数都慷慨花在孤儿院,常自掏腰包给孩子买生活必需品之类。
王浩跟黄大爷热络聊了好一会儿,然后说:“那黄大爷,我先回去了。”黄大爷笑容满面,亲切摆手:“去吧,去吧,孩子。”说完,王浩迈着轻快步伐,大步走进孤儿院。
这孤儿院虽说经济不算富裕,资金紧张,可占地面积着实不小。王浩轻车熟路进去后,三步并作两步,很快来到二楼院长办公室。他抬手,动作轻柔敲门。里面随即传来清脆悦耳、熟悉无比的声音,不用说,王浩就知是院长。只听院长温柔道:“进来吧。”王浩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迈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