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一位老汉便领着一位,磨刀师傅进了屋,那师傅肩扛板凳,身后还背着个包袱。刚踏入屋内,老汉便高声喊道:“贞娘,快端碗茶来,磨刀的师傅到了。”
这时,只见一位年轻人弯腰行礼,恭敬地说道:“师伯,我是杨芝褚,家师是田慠白,不知师伯是否还记得我?”
老汉微微一怔,随即爽朗地笑道:“哦,小杨柳啊,都长这么高大了,怎么会来到京城?你师傅呢?没陪你一起来吗?”
杨芝褚低头叹了口气,回答道:“师伯,师傅已经去世多年了。我最近因为立了些功劳,才得以提拔进京办事。这也算是有了机会来拜见师伯。”
张教头听闻此言,犹如遭受晴天霹雳,踉跄了两步才勉强站稳,口中喃喃道:“唉,慠白,你怎么就先我一步去了呢?人老了,果然是命啊……”
张贞娘端着茶水走了过来,见父亲如此悲痛,便轻声安慰了几句。她一边让杨芝褚好好劝解父亲,一边领着磨刀师傅走到武器架旁,让他把架子上的武器磨得更锋利些。
过了好一会儿,张教头才逐渐,从悲伤中缓过神来,紧紧拉着杨芝褚的手,反复询问着,师弟生前的点点滴滴。
两人又是感慨万分,聊了许久,才将话题转到,杨芝褚身上。得知他是去殿帅府述职,张教头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忧心忡忡地问道:“
小杨柳,你可知道你这小名的由来?当年我和你师傅,对你可并不看好。因为你身子虚弱,十二岁时身体状况就很差,缺乏力量,练武的基础也太薄弱。如今你既然要投身军队,不知你的武艺如何?不如耍一遍刀法给我瞧瞧吧。”
杨芝褚旋即扭头走向武器架,从中取了一柄手刀,而后施施然舞了一套刀法。只见他刀法刚劲迅猛,进退之间颇见章法,看得张教头不住地点点头,正欲开口给予点拨之时,却听到一旁传来喝彩之声。
杨芝褚闻声扭头看去,只见喝彩之人正是张教头的女婿林冲。张教头这才发觉女婿回来了,忙不迭地向两人互相引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