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你弟弟啊,说他一句都不行,你还反过来骂我!”
“哼,反正他就不是那样的人,你不许说他。”锦书抽了抽鼻子,高高昂起了下巴。
“行行行,人家高风亮节,我就污泥浊草,等伤好了我就去东海,把他绑来京城与你成亲,如何?”李泽岳恶狠狠地看着锦书。
可锦书听到这里,原本昂起的脑袋突然又低了下去,幽幽叹了口气。
李泽岳继续挑衅道:“怎么了,事到临头又不敢了?”
“唉,人家那可是立志为天下文学再开一脉的人物,未来那是立道称祖的圣人,怎么会愿意放弃毕生所愿,来京城老老实实地当个驸马呢?
再说了,大宁政令不入春秋书院,这是咱皇爷爷立下的规矩,就算太后下旨,人家不想来,你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姐,省省心吧,我大宁年轻俊才如过江之鲫,总有能入您法眼的。”
老三李泽鹿在一旁淡定地吃着东西,平静道。
春秋书院始建于三百年前,大周尚未立国,诸国纷乱不止。一群读书人为求一处安宁治学之地,在东海之畔盖起了几座草庐。
他们本意是不想卷入诸国战乱之中,只想寻一安稳之地钻研学术,可谁知此地草庐却成了日后百家圣人汇聚之地,春秋书院的雏形。
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无数流派的开山鼻祖们在此开枝散叶,成为了天下文学的唯一圣地。
大宁太祖皇帝登基后,宣出“大宁政令不入春秋书院”的旨意,天下读书人无不感叹太祖皇帝之气魄胸襟,一时之间,大宁朝野群英荟萃,这才有了如今的“昭平盛世”。
听着李泽鹿的话,锦书忽地又来了脾气,倔强道:
“圣人怎么了,圣人就不娶媳妇了?本宫偏要等他,他的学问总有做完的那一天,我相信他一定会来找我的。
若是他不愿做驸马,那我便跟他走,去天涯海角我也愿意,谁也拦不住。”
李泽岳坐回椅子上,偷偷撇了撇嘴,心想着还谁都拦不住,啥时候太后给你指个婚你就老实了。
他也不准备继续挑衅锦书了,毕竟自家姐姐对自己还是很好的。
单相思嘛,谁都有过。
“既然你如此念着他,那他对你到底怎么个感觉,你心里有个底没有,不能就这么干巴巴地傻等啊。”李泽岳发出了灵魂质问。
锦书忽闻此问,方才还无比坚定的眼里明显浮现出几分茫然。
她沉吟片刻,低头轻声道:
“我也不知,只是那年我们随父皇去东海,临走时,他送我了一张古琴。
听他说,那张琴也唤作锦书,是他最珍爱的器物,既然与我封号一般,便是有缘,今日便把这张琴赠与我,望我万千珍重。”
去年皇帝东巡至东海,太子监国,李泽岳与老三、长公主随侍御旁。
昔日的草庐,如今已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变成了一座恢宏无比的学宫,无数的流派,无数的思想,无数的知识,无数的学子,汇聚成了浩然无比的春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