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桌上的几位大员们不知道啊,在他们看来,李泽岳那笑而不语的态度便是默认了陆伦的话,这几个老狐狸们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以他们的地位,九品观云武夫并不稀奇,可十八岁的观云,却是他们此生第一次见到。
谁他娘说他练武这些年屁都没练出来的?
“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户部郑尚书捋了捋胡子,恭维道。
老太傅哼了声,笑骂道:“行了行了,你们再夸他两句,这小子尾巴就要翘到天上去了。”
说说笑笑间,厅内逐渐热闹起来。此时仍旧没有开宴,席间众人都在等待着。
至于在等什么,宾客们心里都是有数的。
人老太傅过寿,宫里那位当学生的不得表示表示?
眼看着时间渐渐流逝,客人们都已经陆续到齐,一个身披赤红袍子的大太监这才缓缓走进了院内。
来人正是皇帝的贴身太监,李莲恩。
“圣旨到——”
李连恩手里捧着明黄的圣旨,站在院内。
太傅府的下人们立刻忙碌起来,把早就准备好的香炉端到院中。
今日是太傅的大日子,他们早早就准备好了迎接圣旨的准备,一切都要严格按规矩进行。
厅内的客人们都站起身来,李泽岳跟在老太傅身后,走向院内。
后院里的女眷也走了出来,老太傅夫人病逝已经有些年了,夫妻二人只有赵山赵侯爷一个儿子,并无女儿。
因此,所谓的女眷,也只有赵清遥一个人。
李泽岳看着依旧一袭红衣的赵清遥,眨了眨眼睛。
赵清遥目不斜视,与赵离一起,跪在了太傅身后。
圣旨前,香炉后,来祝寿的宾客们尽皆下跪。
“陛下有口谕,太傅年高,可免行跪礼。”
李莲恩笑着对太傅说道。
太傅拱了拱手,面色平静道:“老臣谢陛下体恤。”
无他,殊荣太多,习惯了。
李莲恩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清了清嗓子,打开圣旨,正色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贤者寿,德者昌。朕承天运,御宇临民。幸有太傅,才高德劭,辅朕左右。太傅性行淑均,博学多识,谋猷深远,忠直不阿。今逢华诞,朕心甚悦。
忆昔太祖一朝,太傅才思敏捷,献良策以安邦;德行为范,引正道以治国;平乱开疆,保社稷之安稳;选贤任能,促朝堂之清明。兴教育,启民智,化育四方;修政典,明法度,泽被万民。
昔年,朕躬读于太傅门下,太傅以其睿智之谋、忠正之心,悉心教导朕于朝堂内外,引国之昌盛。
今值太傅寿辰,朕心甚喜。特赐玉帛珍宝,以彰太傅之功,贺太傅之寿。且诏免跪礼,以示朕之敬重。望太傅福寿康宁,松鹤延年。
钦此。”
“老臣谢圣上隆恩。”
老太傅直起身来,伸手接过李莲恩笑呵呵捧着的圣旨。
李莲恩冲院外招了招手,让外面的人手把宫中的贺礼搬到院里来。
“奴才这也祝老大人松姿鹤骨,福寿绵长啊。”李莲恩笑着对老太傅行了一礼。
老太傅捋了捋长长的胡子,笑道:“寿席已然备好,劳烦李公公到府上跑这一趟,不如一同就座,同饮一番?”
“哎呦,大人你这不是折煞奴才了吗,奴才哪有资格跟诸位大人一块吃饭啊。
大人你们吃好喝好,奴才还得回宫复命,就不在府中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