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写毕,萧长瑜点燃封蜡,亲自交给心腹亲兵,让他连夜送往南方。
夜深风静,整个营地在风雪覆盖下显得格外宁静,只有火光微微闪烁,映得萧长瑜的面庞愈发刚毅。他握着腰间佩刀,低声自语:“宫寒冰,林木真,喀尔喀此役,既是决胜之机,也是你们的末日。
翌日清晨,风雪稍歇,营地上方依旧灰蒙蒙一片。尽管寒气逼人,但军中已恢复了几分生机,将士们或在操练,或清理昨日堆积的积雪,为即将出发的征程做好准备。萧长瑜从营帐中走出,负手站在一处高台上,眺望远方的群山,眼神深沉如夜。
正在此时,一名身披斗篷的密探匆匆而来,他脸上覆着霜雪,显然是日夜兼程赶回营中。见到萧长瑜,他单膝跪地,沉声禀报:“禀将军,属下已探明喀尔喀周边的敌情,另有关于白莲教的要事汇报。”
萧长瑜闻言,挥手让密探起身,随即说道:“入帐详谈。”
两人进入营帐,密探取出一份情报呈上:“喀尔喀附近的敌军虽人数不多,但据悉已从白莲教中招募了一批死士,伪装成普通百姓,潜入附近的村镇。这些人善于蛊惑民心,煽动反叛,意图在我军到达之前扰乱民情,制造混乱。另外,还有准噶尔的敌军也在周围埋伏。不过副将军周廷跃已经备战了,就等将军下令了。”
萧长瑜目光一凝,眉头微皱:“死士为乱,果然是白莲教惯用的手段。他们是何时行动的?”
密探答道:“约在半月前开始,属下发现这些人多与当地的商贩、牧民接触,散布谣言称我朝廷大军会烧杀抢掠,意图激起民众的抵抗情绪。”
“可有头目落网?”萧长瑜语气加重。
“有一人被捕,但口风极紧,自称信仰天运使,誓死为教奉献生命,至今未吐露更多消息。”
萧长瑜冷笑一声:“信仰天运使?宫寒冰的死士,果然忠心耿耿。”他顿了顿,继续道,“此人不可轻易处死。传令下去,严加审讯,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密探领命后退下,萧长瑜坐在案旁,思索片刻,随即召来燕子坞与几名心腹将领。
“白莲教的阴谋已渗入喀尔喀,此事不得不防。原本以为只有南方才会有白莲教的势力,没想到已经扩展到漠北了,看来,必须要清剿彻底了。”萧长瑜将情报递给众人,语气凝重,“若不能及时清理这些蛊惑人心之徒,恐会引发民变,对我军后续行动造成掣肘。”
燕子坞看完情报,眉头紧锁:“将军,这些人善于隐匿,若贸然搜捕,恐怕难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依属下看,不如以计诱之。”
萧长瑜抬眼看向燕子坞:“如何诱之?”
燕子坞沉思片刻,说道:“将军可派一支精锐小队伪装成商旅,与当地百姓接触,暗中打探白莲教的动向。只要他们露出马脚,便可将其一举擒获。”
另一名将领却提出不同看法:“燕兄之计虽妙,但若白莲教死士警觉,恐反噬于我们。不如直接以雷霆之势搜查全域,将嫌疑者尽数擒拿,既能震慑宵小,也可表明我军清正之心。”
萧长瑜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两计皆有利弊,然此事事关喀尔喀的安危,切不可冒进。传令下去,即日起,我军分三路行动:一路明察村镇,搜集线索;一路以商旅之名暗中试探;另一路驻扎外围,以防敌军趁乱袭营。”
众将齐声应诺,分别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