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帝育有六子三女。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个极为成功的父亲。
今日来请安的,是已逝皇后所生嫡长子萧承乾。
德妃所生的二皇子萧衡安。
德妃抚养的三皇子萧临渊。
一进门,大皇子萧承乾便看出明德帝心情不佳。
他当即问道:“父皇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如让儿臣尽替您排忧解难。”
另外两个人则是一声不吭。
大哥是嫡长子,一向受父皇宠爱。
排忧解难这话他可以说,其他人却不行。
毕竟能帮皇帝分担国事的,只有储君。
明德帝扫了他们三个一眼:“胡御史接二连三参奏京中权贵逼杀百姓,刑部抓了许多人,你们有何看法?”
这事皇子们早就有所耳闻了。
“承乾,你先说。”
作为自己的长子,明德帝对大皇子寄予厚望。
萧承乾拱手道:“儿臣以为,这些人仗势欺民,理当重罚,伤抵伤,死抵死,方可体现我朝律法之正,法制之明。”
明德帝看着他,心下微叹,转头问道:“衡安呢?”
二皇子萧衡安心下绕了好几个弯,道:“大哥说的对,民为社稷之本,不重罚这些人,难平民愤。”
他顿了顿:“但这些子弟的祖上都曾为本朝立下汗马功劳,若是要他们以命抵命,会寒了老臣之心,朝纲不稳,社稷亦危。”
明德帝倒是有了些兴趣:“那你说,该如何办?”
“儿臣愚见,您可以责罚他们后,下旨让其赡养死者亲眷,如此能平民愤,他们也付出了代价。”
明德帝沉吟不语。
萧承乾却忍不住了:“二弟所言差矣,这代价于高门显贵来说不值一提,若真如此责办,将来他们不过付出几百两银子,便可买断人命,于社稷有害无益。”
萧衡安没吭声。
大哥还不是太子呢,就这么不给他面子,当场驳斥。
庶民死几个算什么,世族被逼急了,朝野必乱,届时才叫难办。
如今世家横联,他们能做的只有暂且安抚。
明德帝皱了皱眉,看向了安安静静站着的三皇子:“临渊。”
萧临渊当即道:“儿臣以为二哥言之有理。”
除此之外,他没什么想说的。
这也在明德帝意料之中。
他摆了摆手:“都退下吧。”
等人走后,明德帝深深叹气:“曹喜,你说是不是朕太溺爱承乾,没让他经历多少风雨,乃至于他到如今年岁,还对朝堂看不分明。”
这些罪人都是直系子弟,若真杀了,他们各自家族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便是权力未曾彻底集聚到中央的坏处,皇帝做什么都要斟酌。
“老奴觉得大皇子一片赤诚之心,为民思虑,并非坏事。”
明德帝苦笑。
为民思虑的同时没有手段,那便是桌案上的肉,任人宰割。
皇后是他发妻,又去世得早,这个儿子几乎是他亲自带大的,自然更宠爱些。
他一直都想立大儿子当储君。
可承乾这般模样,要叫他如何放心把江山留给他呀。
老二衡安倒是谨慎许多。
至于老三临渊……
他生母不过是寻常宫婢而已。
其余皇子生母出身名门,除了有大儒指点之外,还有外祖一族扶持。
就算他被德妃养大,骨子里的性情也改变不了,从小到大都没什么主意,只知道附议老二。
出了殿外,萧衡安阴沉脸色回去。
一进门,他便道:“这江山要是交给大哥,迟早要完。”
萧临渊蹙眉:“二哥,慎言。”
“这是在你府上,怕什么。”他十分不满:“父皇宠爱这么个庸人,却看不见咱们。”
明明他凡事做的最好,明德帝夸的还是萧承乾。
委实偏心。
萧临渊说道:“大哥他毕竟是嫡长子。”
说起这个,萧衡安就更气了。
皇后早逝,几年前就有人上奏说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请立德妃为后,明德帝都快松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