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檐铃后,他要在纸笺上写下名字,由小和尚们登记名姓,做上标记,念叨几句经文,再塞入铃中,代为挂起来。
第一张纸笺,上面工工整整的并行写了两个名字:岑浮舟,李青溪。
这第二张纸笺上,上下也写了两个名字,名字旁边各自留了空位。
赵瑾瑜,姜文轩。
他远道而来,今日特意替他们求一求姻缘,不用谢。
快要放下笔时,他想了想,又在第一张纸笺上添了几笔,而后才递给一旁的小和尚。
小和尚将纸笺接过,翻开册子,正欲登记名姓,来日好找,却在看到纸上的字时,咦了一声。
他抬头看了眼岑浮舟,问道:“施主之前可曾来过我寺?”
岑浮舟颔首:“来过。”
“那另一只檐铃,也是您挂的?”
小和尚似乎有些激动,岑浮舟却疑惑不已:“什么另一只?”
大抵是见他们有些磨蹭,另一位年纪稍大的和尚走了过来:“施主可是有事?”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那小和尚露出笑来:“师兄,你记不记得那只失而复得的檐铃?咱们还好奇,那檐铃是谁挂的呢,你看这儿。”
他将纸笺递过去,那师兄看了一眼后,颇有些惊奇地望向眼前人:“果真是施主挂的么?”
岑浮舟眉头微皱,刚准备问他们究竟在说什么,话到嘴边却又变了:“两位小师傅,可否让在下看看那只檐铃?”
“施主稍等。”
那大和尚匆匆去了檐下长廊上,取了最前端的铃铛后折返,将其递给了他。
他微笑着道:“当初这只檐铃曾丢过一段时间,我们还担心不知如何跟施主交代,却不想后来又被找回来了,师父说万物得失皆为缘法,想来您与心上人缘分深厚,定能得上天庇佑。”
若非这位施主率先想到这法子祈愿,南禅寺也不会有这么一道独特风景了。
这只老旧的檐铃并不能塞入纸笺,铃核是将铜板用红线串在一起做成的,看起来并不算独特。
然而不过看了一眼,便让岑浮舟怔在了原地。
檐铃内壁上刻了图案:一只小舟停泊溪上,偏角的小字已经看不清了。
他现在知道,为何这小和尚问这东西是不是他的了。
因为这图案,同他写在纸笺上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后者更加精细清楚。
他今日会在纸上画这些,是因为京中的那个人。
岑浮舟脑子里轰然一声。
他竭力保持着冷静:“敢问小师傅,这檐铃何时挂在这里的?”
那小和尚有些奇怪,但还是答道“约莫四五年前吧。”
他认识李芷兰,是在三年前。
岑浮舟紧紧握着那檐铃,心中有些晕眩,甚至于泛起剧烈的痛意,让他整个人都有些站不住。
回望着不远处的大殿,他失了神,恍然间似乎看到一个少年郎,如同他刚才那般跪在殿下,虔诚落愿。
那小和尚还在感慨缘分如此奇妙之时,却看到眼前的年轻人猛地摇晃了一下,竟晕了过去。
他大惊失色:“施主!”
周遭的香客们也吓了一跳,纷纷让开了路。
侯府的护卫原本还在纳闷,世子爷怎么忽然不见了,待看见小和尚们扶了个昏迷的人急匆匆去后殿,吓得冷汗直冒:“主子!”
他赶紧跟上去,生怕世子爷出什么问题。
岑浮舟被他们扶着踏过大殿,朦胧间看到了佛像。
它们仍旧庄严神圣,但眉眼间多了些许慈悲。
彻底晕过去之前,他的眼前出现一张明媚而又张扬的笑脸。
原来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