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历78年,暮冬的寒风仿若锋利的刀刃,呼啸着刮过源国的都城。整座城池被一层肃杀的冷意包裹,街头巷尾行人寥寥,偶尔几个匆匆而过的百姓,也都裹紧了衣衫,神色间透着莫名的不安。
勤政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令人窒息。太医们脚步匆忙,进进出出,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神色慌张。他们的低语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更添几分紧张与压抑。源国国主源灵,此刻正虚弱地躺在病榻之上,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极为艰难,胸膛微弱地起伏着。然而,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甘与忧虑,那是对未竟事业的执着,对源国未来的深切担忧。
太子源勉,一个年仅十岁的孩童,此刻正战战兢兢地站在病榻旁。他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恐惧与迷茫,眼中噙着泪水,却不敢轻易落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小小的心灵承受着难以承受的重量。他不明白为何平日里威严又慈爱的父王会突然病倒,更不知道未来等待着他和源国的将会是什么。
长公主源芳楸,身着素服,面容憔悴。她的双眼红肿,显然已经哭了许久。此刻,她紧紧握着父亲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他即将消逝的生命。源芳楸自幼聪慧,深受源灵喜爱,她对父亲的感情极为深厚,如今看着父亲即将离去,心中的悲痛如汹涌的潮水,几乎将她淹没。
丞相邵仕龙,平日里沉稳干练,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此刻,他却难掩焦急之色。他双膝跪在病榻前,身体微微颤抖,声音也带着一丝哽咽:“陛下,您一定要撑住啊,源国不能没有您。”邵仕龙跟随源灵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为源国的发展出谋划策,他深知源灵对于源国的重要性,如今源灵病重,他的心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源灵微微睁开眼睛,那原本明亮的眼眸此刻已变得黯淡无光。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在太子源勉、长公主源芳楸和丞相邵仕龙身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邵仕龙身上。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缓缓说道:“邵爱卿,朕大限将至,如今源国的未来,就托付给你了。”
源灵的思绪飘回到了过去,他缓缓讲述着源国的起源与圣朝的兴衰。灵历10年,曾经辉煌无比的圣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深渊。朝堂之上,天子圣衷昏庸无道,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外戚与宦官趁机勾结,把持朝政,将整个朝堂搅得乌烟瘴气。他们卖官鬻爵,贪污受贿,使得民不聊生。圣衷被这些奸佞之臣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惨遭毒杀,结束了他荒诞又可悲的一生。
圣衷死后,他的叔父圣元趁机起兵谋反。圣元野心勃勃,他率领着叛军一路烧杀抢掠,直逼皇城。他对圣朝的直系血脉展开了血腥屠杀,手段残忍至极,一时间,皇城之内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圣元自立为王,将都城东迁,建立了东圣国。
各地番长眼见圣朝分崩离析,纷纷拥兵自重,自立建国。他们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相互攻伐,战火纷飞。天下遂分裂为十六国,百姓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源国开国国主源轩,本是圣朝一代忠臣。他为人正直,心怀天下,一心想要辅佐圣朝天子,重振圣朝的辉煌。然而,圣元上位后,大肆排除异己,对忠臣良将进行打压和迫害。源轩无奈之下,只好称病辞官,离开了那个充满阴谋与争斗的朝堂。
待圣元东迁后,源轩望着圣朝旧都的残垣断壁,心中感慨万千。他感念圣朝历代天子的恩泽,决心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秩序,让百姓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于是,源轩在圣朝旧都边陲建国,国号“源”。源轩带领着源国百姓,披荆斩棘,辛勤劳作。他们开垦荒地,修建房屋,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家园。在源轩的努力下,源国逐渐走上了正轨,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日益繁荣昌盛。
源灵回忆着先辈的艰辛,心中满是感慨。“可惜啊,东圣国国主圣心偏安一隅,软弱无能。他任由各国相互兼并,却无动于衷,百姓流离失所,至今已68载。朕虽有大志,想要结束这乱世,统一天下,可如今已力不从心。”源灵说着,眼中流下了遗憾的泪水。
他紧紧握着邵仕龙的手,郑重地说:“邵爱卿,小主年幼,朕命你为摄政国公兼兵马第一元帅,长公主源芳楸为摄政国公夫人兼翰林科院院使,你们二人一定要好好辅佐小主,完成朕未竟的大业。”接着,他又看向陈尚泽和江灵芝,分别任命陈尚泽为兵马第二元帅,江灵芝为太医院院使。
源灵最后仔细端详着年幼的源勉和女儿源芳楸,眼神中满是不舍与牵挂。他多想再陪伴他们长大,看着源勉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看着源芳楸找到自己的幸福。然而,命运却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他的手渐渐松开,缓缓闭上了眼睛,就此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