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结束,八月二十四号,W市一中的高二年级在夏末的蝉鸣与骄阳里迎来了开学。
W市是一座沿海靠山的小城,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倒数,教育水平同样落后,全市只有市一中一所省一级重点高中。
为了让女儿余杲杲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余建雄托关系,不仅让女儿获得了市一中的借读机会,并且在没有参加分班考的情况下,分到了理科实验班。
市一中地理位置偏僻,学校坐落在山脚,交通不便利,从宁和县里到市一中需要开车一个多小时。
吃过午饭,余父余母就开着车载着女儿去学校报到。
车子驶出隧道,柏油马路旁砖红色的建筑立刻吸引了余杲杲的注意。崭新、开阔、气派,与破败不堪的县一中截然不同。
余杲杲看着车窗外的校园,开始憧憬自己接下来的两年高中生活。
车辆右拐,驶入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终于抵达市一中的正门。
市一中允许家长车辆驶入校园,余建雄将车子停在行政楼前的公告栏处。
妻子胡文英带着女儿余杲杲下车,按照公告栏上的分班表,确认了余杲杲的班级。
虽然早就从父母那得知自己会分到高二(14)班,也就是所谓的理科实验班,但是真的在名单上看见自己的名字,余杲杲感到莫名的心虚,毕竟自己没有参加过分班考,是托人才分到实验班的。
在保安的指引下,一家三口顺利找到了宿舍楼。
在一楼宿管处登记了信息,拿到了钥匙。
余建雄扛着女儿的床上用品,胡文英拎着行李箱,余杲杲背着书包跟在父母身后,一家三口一起向A幢103宿舍走去。
时间尚早,室友们都还未到达。
寝室门口张贴着宿舍成员表,余杲杲瞄了一眼,除了自己,其余四位都是13班的学生。
一中的宿舍是六人上下铺,带独卫和阳台,虽是六人寝,但实际每间寝室只安排五位同学入住,剩下一张床位用来放置学生的杂物。
床位、柜子先到先得,余杲杲想了想,选了靠门的下铺。
余杲杲带的行李不多,就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些日用品。
一家三口齐上阵,不多时便收拾好了行李,眼里有活的胡文英甚至还把宿舍的地给拖了一遍。
做完这些,一家三口又根据宿管的指引,往高二教学楼的方向走去。
宿舍门口正对着是食堂,自称美食品鉴家的余杲杲看见大大的“食堂”二词,眼睛顿时就亮了。
胡文英被女儿的贪吃逗笑了,宠溺地说了句:“小馋猫。”
沿路一直向前,经过操场与图书馆,终于到了教学楼。
教学楼呈东南走向,共五层,每个楼层最东面都带有一个大平台,南面有一条不长不短的走廊,贯通三幢教学楼,饮水机、卫生间都置于此。
高二(14)班位于五楼,余杲杲站在一楼,有些绝望地看了看楼层高度,“我每天都要爬五层楼吗?”
胡文英安慰她:“爬楼可以锻炼身体,你看你都躺了快两个月了。”
还不如不安慰呢,余杲杲想。
气喘吁吁爬到五楼,余杲杲撑着膝盖站在五楼楼梯口,大口大口地贪婪呼吸着。
呼吸稍稍平复后,她抱着书箱从后门进入教室,教室内空无一人,闷热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