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自远留下模棱两可的一句,让余杲杲犯了难,思来想去好几天,还是无法分辨这究竟是真心话还是玩笑话。
余杲杲开始了东躲西藏的日子,主要是躲孟自远。
起初她还会撒娇让凌寒帮她接水,但事不过三,第三次她是无论如何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口,只好连着好几日拿着水杯,从南面楼梯下到四层,再穿过四层的走廊,去四层的饮水机处接水,然后再原路返回。虽然折腾麻烦了点,但只要可以避免从13班门口路过,她便不知疲倦。
凌寒不解,“为什么要去四楼接水?”
余杲杲张口就来,煞有介事地解释:“久坐不好,我们要多走路。”
凌寒信了,也陪着她跑到四楼接水。
晚自习课间,李修然拿着水杯,刚走到后门,余杲杲拉着凌寒,“咻”地一下从他面前跑过。李修然还没回过神来,旁边的楼梯上就传来两个女孩深深浅浅的拾级而下的声音。
李修然看着右手边空荡的走廊,这不是去小卖部的方向,不知道两个女孩是要去哪里?
晚自习课间的饮水机前总是人满为患,今晚却阒无一人,李修然瞄了一眼饮水机上的温度,显示73度,明白了导致无人的缘由,拿着水杯从旁边的楼梯款款而下。
虽已九月,但令人捉摸不透的南方天气,九月跟七月无异。本就闷热的夜晚,饮水机前又挤满了人,青春的燥热的气息碰撞在一起,周遭的温度都往上升了。
李修然是个慢性子的人,耐心十足地排在最末尾。说是排队,其实也没有个正经的队伍,谁能挤到到最前,谁就先接水。有人突然从左侧挤到他面前,李修然也不恼,往后退了一步,拉开了距离。又有好几个同学挤到李修然面前,他都一一让开了。
等待接水的时间,李修然就在心中默背《琵琶行》。
背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左侧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顺着力道的方向望去,入目是余杲杲甜美灿烂的笑容,李修然怔了一下。
原来她是知道五楼的饮水机没热水了,所以从南面楼梯下到四楼来接水。
余杲杲看了一眼他手里掉漆的保温杯,转开视线,“你怎么来四楼接水了?”
这话一出,李修然狐疑地侧过头,她不知道五楼没有热水了?那她为什么来四楼接水?
李修然前面的男生接好水离开,李修然没有回答,而是转回视线,拧开杯盖,按了接水键,看到透明的水柱倾泻而下,才缓缓开口:“五楼没热水了。”
余杲杲恍然大悟,又有两个女生挤上前,余杲杲拉着凌寒往旁边让位子,隔着两个女生冲李修然喊:“我等你啊!”
李修然按原路返回,才走到东面楼梯口,余杲杲指着四楼的走廊,出声喊住他:“往这边走!”
虽然困惑,但李修然跟着她走了。
赶在李修然开口询问前,余杲杲先作了解释,跟她告诉凌寒的一样,“久坐不好,我们要多走路。”
面上肯定地点点头,心里却觉得余杲杲在胡扯,背后真正的理由大抵让她难以启齿。
三人安静无声地上了楼,两个女孩先进的教室,叽叽喳喳地往座位上走去。李修然在踏入教室的一刻,突然福至心灵,往后退了一步,瞥了一眼旁边的13班,一切都变得合理了。
余杲杲是在躲孟自远。发现这个事实后,李修然心情倏地轻盈起来。
意味深长地又瞥了一眼13班,李修然带着笑进了教室。
-
余杲杲的东躲西藏在一模前一天终于结束。
她在走廊尽头的平台上背《出师表》,身后传来异响,回头一看,是孟自远和张千帆。
他们俩也看到她了,但没跟她打招呼,两个人把六科教材立在墙根,“咚”地一声跪下了,朝着教材虔诚地拜了三拜。
不远处的余杲杲目瞪口呆。
两人在余杲杲震惊得目光里淡然起身,张千帆挥手邀请她:“要不要一起?”
余杲杲摇头:“不了。”
张千帆也不勉强,说了再见就要走,孟自远朝他后背一推,“你先走。”
猜到孟自远要跟自己说什么,余杲杲又举起了课本,大声朗读,希望孟自远可以自觉走远。
孟自远没走,抱着双臂,斜靠在墙边,好整以暇地等她念完《出师表》。
对方的存在感太强,无法忽视,余杲杲无奈放下书,看向他,“快上课了,回去吧。”
孟自远点点头,临走前,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余杲杲,那天我是开玩笑的,你别当真。”
余杲杲在躲他,孟自远不是没有察觉。思来想去找不到解决办法的孟自远,只好找了孟其深,孟其深一听,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笑够了,孟其深劝他去跟余杲杲说那是开玩笑的,道个歉,其他的事留到高考后再说。
“拿你当挡箭牌,是我考虑不周,对不起。”孟自远按照孟其深的建议,认真给她道歉。
听到是开玩笑的,余杲杲心里紧绷的弦终于松开了,她长呼一口气,随后笑了起来,“没关系。”
-
一模当天,宿舍楼里回荡着美丽女人的早安歌声。
李修然在歌声里离开宿舍,刚走到大厅,就看到余杲杲站在大厅的屏幕前,屏幕的荧光混着晨光熹微时的光亮,映亮她的脸。
不知道看到什么,余杲杲笑得前仰后翻。
“笑什么?”李修然走到她身边,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惺忪与沙哑。
余杲杲觉得心被挠了一下,第一次发现他的音色其实很好听,是沉稳的低音,但仔细听辨,还能察出暗藏的少年清澈的语调。
指着屏幕,余杲杲收敛了笑容,语气里带着坏,“你看,老师打错字了。把D-325有同学迟出寝室,打成了D-325有畜生迟出寝室。你说老师用的什么输入法啊,这两个字拼音差很多呀,怎么会打错呢?”
九月正式开学后,市一中又折腾了件新事。
今年高考成绩未达预期,可以说是近几年来高考成绩最差的一届。校方痛定思痛,反思探讨后,认为是对学生的管束太过宽松导致,决定学习国内某高中的管理模式。校方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违反的学生,将按照制度扣分并在各个教学楼楼层的屏幕上公示,扣满12分的学生,将通知家长,回家反思,只有在周一大会检讨通过,才可以返校学习。
这一政策一出,学生们先是叫苦不迭,但十七八岁的男孩女孩,有着最自由叛逆的心,适应了两天,就学会了苦中作乐,也自然不把规则放眼里。
上周周三的午休,值班班主任到14班教室检查,一开门,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辣条味,值班班主任挥手驱散气味,厉声问:“是不是吃辣条了?”
几个男生嘿嘿一笑,纷纷囔着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