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化痰止呕)
陈皮(理气,调和脾胃)
甘草(调和药性)进行熬煮。文老看着孩子的脉搏和舌苔,确定了药方的正确性后,他再三叮嘱:“药汤一旦煎好,要趁热服下。记住,退烧并非单靠针灸,而是要结合药物,帮助孩子的体内气血恢复正常。同时要把体内的问题解决,消除体内的余热。”
药汤渐渐好了,婉儿端起药碗,轻轻喂孩子喝下。随着药汤的下肚,孩子的身体温度渐渐回落,脸上的潮红也开始褪去。文老检查了一下孩子的脉搏,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现在孩子的体温已经稳定下来,惊厥症状大致可以控制住。”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文老仍然警惕地注视着孩子,尤其是那个小小的身体,依旧有些微弱的颤抖。文老没有轻易放松警惕,而是提醒婉儿:“这孩子之前的病情已经有了几分严重,虽然退烧了,但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确保体温不会再升高。”
此时,婉儿不禁松了口气,瞥向窗外,天色依旧漆黑,月光如水洒在地面上,院子里的一切显得异常宁静。她轻轻地走到窗边,凝视着外面的景象,心里不禁有些复杂。这个小小的孩子,命悬一线,幸运的是,他们能及时赶到文老的院子。
王大哥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的变化,看着孩子的体温逐渐稳定,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松懈的神色。就在此时,村民低声说道:“老先生,谢谢您,真的是太感谢了!”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文老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今天能及时救治,都是因为你们的果断。如果耽误了,后果不堪设想。记住,这样的事情必须早点做出判断,很多时候,时间决定了生死。”
孩子渐渐恢复了稳定,文老的神情也放松了下来。婉儿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感叹良久。她从未想到,中医的针灸和药方能够如此迅速地扭转局势,救回一个生命。她从心底敬佩文老那种冷静与从容,看到文老的手法与眼神,她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上医者道路的决心。
经过这次治疗,孩子的情况逐渐恢复,几乎完全脱离了危险。文老安排好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婉儿依然静静地站在旁边,目送着村民离去,心中充满了感动和责任。
这一天,林婉儿深刻体会到了医者的意义,明白了针灸与药方不仅仅是为了治愈一个人的病痛,更是为了给人带来新的希望。而她,也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