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收答案的侍女也郑重其事的接过了长孙娘子的红纸,将其放在最上方,祝深不过一介商户打扮,写的红纸被随意压在了最下方。
铃兰公子端坐在台中间,帷幕再度放下,在薄纱后若隐若现,而侍女则拿起红纸,按顺序开始念众人报出的答案。
“逆风如解意,明月若知心。”
从周围人的连连艳羡和长孙娘子微微得意地朝四周拱手来看,这是谁的对句不言而喻。
“爹的,老娘刚刚还感觉自己写的逆风如解意,顺坡若打滚挺通顺的呢!早知道长孙娘子来了,俺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先前那个号称要花百两白银拿下铃兰的富商娘子气得猛拍大腿,直呼这不公平,第一个就念长孙娘子的,别人还怎么活?
就在已经有人提前恭喜长孙娘子之时,只听台上一道清冽的声音传来,和方才和歌时的豪放不同,显得十分清冷:
“逆风对明月,而知心人亦可解意,固然是好对。”
“但很抱歉,这并不是我心中想要的答案。”
正是铃兰的声音。
长孙鸢脸上的笑容快挂不住了,但是文人的骄傲让她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强笑道:
“不知今日是哪位才华横溢的姐姐能够得到铃兰公子的垂青,小妹愿闻其详。”
说罢,长孙娘子将月白色长袍一挽,在座位上坐下,准备听侍女继续往下念。
侍女显然对眼下的情况有几分手足无措了,有些磕巴地继续念了下去,可是一连念了一串,也再没有比长孙娘子所写诗句更加出彩的了。
“小郎君,你是不是瞎点评的啊,我看也不会有比长孙娘子写的更好的了!”
“对啊,等会要是没有更好的,你这……”
众人纷纷议论了起来。
此时的铃兰俨然被众人架在了火上烤,作为清倌人,知书达理,和客人探讨诗词歌赋,是一项基本技能。
如果在出道的首秀上,让大家怀疑你的文学素养,那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必然是凄凄惨惨戚戚。
终于,侍女的手翻到了最后一张红纸。
“……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本来闭目养神的公孙娘鸢猛地一睁眼,坐直了身子。
细细品来,竟是把铃兰小郎比作了狂风中娇弱的花朵,惟愿逆风若能知我心意,莫要轻易摧残这惹人怜惜的花儿,既体现了笔者的惜花之情,又隐喻了铃兰公子的艺名,实在精妙!
本来在帷幕后一言不发的铃兰突然站了起来,快步走了几步,仿佛想掀开帘子看看是谁,想了想,又强行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只是那清冷的声音不禁染上了激动之色:
"这句,就是我想要的答案!请问是哪位娘子所作,可愿入室一叙?"
全场一片寂静,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连那长孙娘子也在不住张望着。
祝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