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云没想到,是自己的这个平时不成器的三子主动站出来为自己分忧,一时也吃了一惊,但细细想来,深儿肯定是值得信任的,她愿意主动站出来,也称得上勇气可嘉,让她磨练磨练也未尝不可,大不了,自己再做二手准备……
“深儿勇气可嘉,孤想问问,在场的各位有何看法?”
祝青云的话语,让大殿内再次炸开了锅——
谁不知道这个三皇子文不成武不就,陛下怎能放心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
率先反对的就是刚得胜归来的将士们,她们一向心直口快、有话直说:
“陛下,这么重要的任务,怎可交给黄口小儿!”
“陛下,不若让臣等随大皇子一同救灾,臣愿肝脑涂地,为民肉身以挡风雪!”
文臣们虽说话委婉些,也隐隐表达了自己的反对,其中就以慕清澜为首:
“陛下,三皇子人中豪杰,如此气魄令老臣敬服。只是王姥年纪尚轻,此事可否再作商议?”
“愿陛下三思啊……”
就连本应该无条件支持她的夫郎,也急得用手偷偷拽她的衣角,祝深都怕给他拽破了。
祝深并未怯场,而是挑了一位意见最大的人,对其朗声道:
“敢问这位姐姐,如果有灾民受冻,肢体僵硬不能动,该当如何?”
这位少年将领年轻气盛,留着利落的短发,满脸都是对这种温室里的二世祖的不信任,方才也是她反对的最为激烈,眉峰微挑,不假思索地说: “当然是为其按摩肢体,疏通经络、活动气血了!”
“错!”
祝深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
“如果真有灾民遇见姐姐,那可真是不幸!重度冻伤的肢体本就脆弱非常,如果像姐姐这样按摩疏通,不消一会,经络就会破裂出血,肌肉撕裂,这条腿算是彻底没法要了。”
“什……”显然,常年征战的少年将领对这方面也并不了解,被反驳了以后闹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祝深又转头面向此时真正拥有决定权的那位:
“启禀母皇,儿臣的童年是在民间度过的,对于民众的关切并不少于在场任何一人,而且许多遭灾的知识也是民间口口相传,并无书籍可以照本宣科,因此儿臣自请出马,并非一时意气,而是深思熟虑,请母皇成全!”
“好!三妹真是大有进益,成了亲果然稳重多了!”
没想到,第一个开口支持她的人是大姐。
祝万里率先给她鼓起了掌,虽然祝深这次算是抢了她庆功宴的风头,但是祝万里的脸上没有丝毫对她的猜忌和不满,笑得一脸真心实意,眼睛亮亮的,还带着发自内心的骄傲:我的小妹,从小就贪玩的小妹,真的长大了。
祝青云沉吟片刻,为此事盖棺定论:
"深儿爱国爱民的拳拳之心,孤感受到了。孤决定,本次北境救灾,册三皇子祝深为义仓使,全权负责救灾一切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