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给大家屯粮的时间就两天,至于其它还没屯好的粮食就要等到挖完蓄水池之后再去屯了。
一大早,村长就带着自家的三个孩子过来了,康穗麻溜的吃完早饭,也拿着蓄水池的图纸和工具出门了。
几人在村子里各个地方都看了看,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地方并不在村子里面,而是在小河的上游。
从山口流出来的位置,那里有一块平坦的土地,长满了杂草,还有一个天然的小池子。
这里四面环山,梨花村的人只要走几步就能进入山谷之中的蓄水池处打水。
选定了地方,就开始描绘大小,其实蓄水池就是一个类似花瓶状的积水池。
花瓶瓶口小,瓶身大,瓶口小可以阻止太阳暴晒,从而导致水分蒸发,瓶肚大也可以增加储水的容量。
康穗拿着工具,在地面上画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圆,周围撒上白色石灰。
确定了位置,村长就回去叫各家各户的少男壮丁了,也不只是男人,还有哥儿,女子,干庄稼的人,就没有几个人柔柔弱弱的,都能干活。
村长集结了众人,大家就扛着自己的锄头,铲子,之类的农具过来了。
浩浩荡荡的来了八十多个人,还有在周围看热闹的小娃娃。
能干活的人在六七十人左右。
众人来了之后,村长就开始分配工作了。
那么多人,也不能全部都挨在一起干活,还是得分配一下工作。
十个人负责和康穗去挖黄泥,黄泥加上糯米水和稻草,就可以做成一层防水层,把这种东西放在积水池里,就可以避免水分流失,流入地底。
在挖蓄水池的时候,由于蓄水池是花瓶状的,所以挖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否则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塌方。
蓄水池很大,深度足足有十二米,所以挖到下面更要注意安全,下去挖蓄水池的人,身上都要绑一根绳子,防止遇到危险。
在挖凿蓄水池的时候,要在墙壁上留下很多小小的坑,这些小坑也是大有用处,是要把黄泥弄好之后塞在小坑里,然后再徒手抹匀,最后阴干。
大花瓶的花瓶口作为入水口的话其实不太好用,所以花瓶的进水口,是那个小池子。
在小池子底部挖一条道,直接通到蓄水池里,只要小池里有水,就能进入蓄水池里,从而能够储存起来。
小池里没水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个通到水池里的小孔根本蒸发不了水汽。
这样就很方便了。
十人跟着康穗去挖黄泥,剩下的人,村长先分配了十个人开始挖,分成六个小队,每个小队挖半个时辰,然后换另一个小队来挖。
村长拿着图纸在一边指挥江山。
梨花村的人,心全部拧成一条绳,接下来他们的难关一定可以度过的。
大家干着活,全都很卖力。
那些等到上工的人,就可以到周边的林子里挖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