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心中叹了口气,皇帝竟如此好战?
遍观皇帝上台以来的所有动作,有相当大一部分关乎军事,他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太相信皇帝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做出这些行为。
想归想,他已经开始阅读府兵制的具体内容。
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这是序言。
皇帝连这个制度可能产生的问题都想到了吗?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大部分人改制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但往往却会忽略制度本身是否有问题、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
府兵制:1.国家授田于府兵,府兵战死或老死后,可将府兵职位传于一名子嗣。伤残后经折冲府允许,也可传承。
田亩与府兵职位绑定,不可交易,继承者必须承继所有田地,不可分割继承,且近亲之人不可为其部曲。
2.授田共计两百亩,需要承担田税,府兵家庭同样需要执行分家纳税制度,但允许府兵招纳部曲、农人为其耕作,补充劳力。
府兵家庭在严格执行分家制度的前提下,不需要承担人头税,但其所属部曲、佃农不得免。
3.国家授予府兵田地,并给予种子、农具以及一柄刀剑,以此作为府兵的初始资产。
府兵及其家庭不需要服除兵役外的任何赋役,府兵可以指定一名男丁为其部曲,部曲及其家庭同样不需要服其他劳役,但同样需要参战,征召时作为辅兵存在,服从军队指令与调遣。
府兵收到征集令时,需要自备兵甲武器,乃至于战马刀弓,并携带自己与部曲的口粮前往征集地。
参战是府兵的义务,没有多余奖励,但有抚恤机制。
4.府兵实行双户籍管理,除纳入民籍外,另外单列军籍,以方便管理调动。
府兵照常执行并享受军功爵禄制。
5.府兵制下人员实行集体管理,设置折冲府,置折冲都尉,品秩六百石,并置左右果毅都尉,辅助管理,几人均为统兵官,负责平时训练事宜,无权调动军队进行作战。
补:如遇紧急事件,折冲都尉可便宜行事,然需事后亲自前往咸阳,向皇帝及枢密院说明情况,由皇帝裁定是否有罪。
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类,因人数不同而有所区分。
折冲府内部设置“队”、“屯”、“什”三级,分别对应百人、五十人、十人部伍,军事化管理。
6.折冲府上设枢密院,由枢密使直接对其负责。
枢密使为枢密院最高首脑,九卿级,品秩中二千石,直接对皇帝负责。
枢密院掌管府兵军籍,监管府兵田亩及传承情况,并在战时记录府兵军功,有权向皇帝提名府兵内部职衔升迁。
折冲府若要集结府兵,需要有皇帝或枢密院调令,枢密院拥有调兵权。
7.中央设置六卫军府,每卫兵额8000人,置校尉领之,品秩比二千石。
例:左武卫校尉,负责日常训练,战时领军出征。
六卫军府兵员来自地方折冲府,六卫各自分为左右二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