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一轮与境外势力的激烈较量并成功扞卫山村的安稳与发展后,山村的名号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愈发响亮。慕名而来的访客络绎不绝,有各地前来取经学习乡村振兴经验的代表团,也有被山村独特风貌与蓬勃产业吸引的游客,更有不少寻求合作机会的商业伙伴。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
林萧看着村子里日益增多的人流,心中既满是欣喜,又有着诸多忧虑。他深知这看似热闹繁荣的景象背后,需要更加精细且周全的规划与管理,才能让山村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在应对大量游客涌入方面,山村原本的基础设施虽然在之前的建设中有了很大改善,但面对如今如潮般的客流量,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林萧组织村里的干部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多次商讨,决定启动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升级计划。
首先便是交通问题,进出山村的道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时常出现拥堵状况。林萧积极与上级交通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到了专项资金,对进村的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同时在村子内部规划建设了多个停车场,以满足自驾游客的停车需求。此外,还增设了几条游览路线的电瓶车通道,方便游客能轻松便捷地穿梭于各个景点和产业园区之间,既能欣赏山村的自然美景,又能近距离了解特色产业的魅力。
住宿方面,村里的民宿数量也急需扩充。林萧鼓励村民们利用自家闲置房屋,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出具有山村特色风格的民宿。村里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团队,为村民们提供免费的设计指导,从房屋外观到内部装饰,融入了诸多本地的民俗文化元素,像墙壁上绘制的传统农耕壁画、房间里摆放的手工编织工艺品等,让游客一住进民宿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为了保障民宿的服务质量,村里定期组织民宿经营者参加专业培训,内容涵盖客房服务、餐饮搭配以及游客接待礼仪等方面,力求给游客带来舒适又难忘的住宿体验。
随着游客增多,餐饮需求也水涨船高。山村原本零散的小餐馆逐渐难以满足大家的口味和数量要求。林萧牵头在村子里打造了一条美食街,集中了各种具有山村特色的美食摊位和餐馆。从用本地新鲜食材烹制的农家小炒,到传统工艺制作的手工糕点,再到口味独特的乡村烧烤,应有尽有。而且,美食街在卫生管理上十分严格,统一配备了高标准的厨房设备,要求所有餐饮从业者必须持有健康证,食材采购也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流程,确保游客吃得安全、吃得开心。
在产业发展上,山村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力求乘势而上,迈向更高的台阶。
智能小家电制造产业在之前加大研发投入后,已经初见成效。几款新研发的高科技小家电产品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比如一款结合了智能健康监测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不仅能有效净化室内空气,还能实时检测空气中的各项健康指标,并通过手机 APP 将数据反馈给用户,方便人们随时了解家中空气质量状况,这一产品尤其受到城市中注重健康生活的家庭青睐。还有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电饭煲,操作简单便捷,具备多种养生烹饪模式,并且有语音提醒功能,防止老年人因忘记关火等情况出现安全隐患,这款产品在老年消费群体中广受欢迎。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林萧带着企业负责人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家电展销会。在展销会上,山村的智能小家电凭借着独特的功能和优良的品质,吸引了众多经销商和采购商的目光。不少国际知名家电品牌也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与山村的企业达成合作,或是进行技术交流,或是开展联合生产项目。面对这些机遇,林萧保持着谨慎而积极的态度,他组织专家团队对每一个合作意向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析,确保合作既能提升山村产业的影响力,又不会让核心技术和品牌权益受到损害。
在农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完善让山村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农产品从种植、施肥、采摘到包装运输等每一个环节的详细信息,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为了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林萧带领村民们积极拥抱电商直播潮流。村里培养了一批年轻有活力的电商主播,他们熟悉山村的农产品特点,又善于在镜头前展现山村的风土人情。通过直播平台,山村的新鲜水果、有机蔬菜、特色干货等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走向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消费者的餐桌。而且,村里还与一些大型生鲜电商平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 “产地直发” 项目,减少中间环节,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山村还注重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将大片的果园、菜地打造成可供游客体验采摘乐趣的观光园,在不同的季节举办各种主题的农事体验活动,像春季的赏花节、夏季的采摘节、秋季的丰收节等,让游客们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别样韵味。这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山村吸引了更多游客,形成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