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秋日最后一片落下的黄叶,江南恬静的冬季来临了。
清晨的扬州城里灰蒙蒙的,略显萧条。
大周国江南巡盐御史衙门,设在扬州城内。
此刻,在巡盐御史府衙后宅卧室里,躺着一位面容枯槁憔悴,神情倦怠,一副沉珂病态模样的中年男人。
他就是大周国执掌盐业的一方大员,巡盐御史林如海。
也是林黛玉的父亲。
林如海,姑苏人氏,科举探花郎出身,在朝中曾任兰台寺大夫,后被康泰帝钦点为“巡盐御史”。
姑苏林家是世禄之家,书香门第。
林如海祖上三代列侯,到了林如海父亲这一代,皇帝感念林家祖辈功德,额外给林如海父亲又袭了一代侯爵。
所以,林家是列侯世家。
到了林如海这一代无缘世袭,于是他科考入仕,自取功名为前科探花。
因而备受康泰帝青睐,在朝中很受器重。
林如海娶妻荣国府贾家嫡女贾敏,育有一子一女。
儿子三岁时意外夭折,仅余一个女儿就是林黛玉。
在黛玉6岁时,妻子贾敏因病亡故,林如海把女儿送往神京城荣国府,由林黛玉的外祖母贾母教养照顾。
自此,父女二人除了书信来往,分别已近4年之久。
当时,林如海做出送女儿入荣国府的决定,并非因为贾母心疼想念外孙女。
他考虑的是家族后续安排,以及女儿的安全,和未来依靠等多个因素。
毕竟,他身处巡盐御史这个关键职位,会触碰到江南世家大族等各方势力的直接利益。
因此,林如海常常会被卷入各种政治斗争,从而遭到暗算与迫害。
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他不能完全照顾到女儿,还影响女儿成长。
所以,只能把黛玉送走。
这种利益斗争是凶险、残酷的。
林如海孤身一人面对刀风剑雨,坚持了4年,最终被人下毒谋害,发现时已晚。
如今,林如海病入膏肓,自知命不久矣。
今天一早,把管家林伯叫到跟前,交代了一些事情。
最后黯然地说道:“等会我写封信,你派人送往神京城,让黛玉回来见我一面吧,一去一回得有两个月时间,希望能够来得及。”
“老爷,您吉人天相,病会好起来的。”
管家林伯在一旁也是泪眼连连,看着床上服侍多年的家主,很是心疼。
“唉,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按我说的意思去办吧。”
林如海朝外挥了挥手,说道。
“那老爷您好好休息,等下我再过来拿您写给小姐的信笺。”
林伯躬身出去了,卧室内只剩下林如海怔怔地望着床顶发呆。
林如海今年才四十多岁,正是壮年时期。
却已经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他很是不甘与无奈。
现在,林如海唯一担心的是女儿林黛玉。
他这一撒手人寰,只留一个小姑娘在这人世间无依无靠,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呢。
唉!
安静的卧室中充斥着无尽的叹息。
…………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神京城中,繁华热闹依旧。
西城的安平侯府门前,更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侯府大门四开,进出人流络绎不绝,见面问好、打招呼声音此起彼伏。
今天是安平侯府开门迎客,宴请宾朋,庆祝一门父子双侯爵,这件大喜事的日子。
侯府里的丫鬟仆役,都身穿崭新的服装,井然有序,喜笑颜开地忙碌着。
各管事、负责人,更是脚不沾地,四下调度、照看着接待事宜。
侯府门前迎客的是世子曹俊辉和二弟曹仲辉。
正合堂里,老侯爷曹渊坐在上首,与几位年岁大的国公、郡王聊着天。
下面陪客的是新晋安平侯曹国斌。
此时,父子二人均是满面红光,精神抖擞,谈笑风生。
一旁的户部尚书郑玄,礼部郎中孙乾,定城侯李严,两代姻亲也都在帮着陪客聊天。
郑玄原是户部侍郎,二把手。
因女儿是镇国宗师曹阳的母亲郑夫人。
康泰帝这次给曹家赔礼,一步到位,把曹阳的外祖父官职升了一级。
所以,郑玄就晋升为户部尚书,一部之首。
而李严和孙乾,则是曹俊辉和曹仲辉的岳父。
正合堂里外都摆着座椅、茶水桌,有专门的小厮在一旁伺候着端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