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番繁忙景象。”韩晨不由赞叹道。
“广州那边的景象更是繁华,有机会韩东家可是要去看一看。”张道之领着韩晨来到了自家的船上。
船边几十名民夫正忙着往上边搬运货物,“这艘船要到哪里去?”韩晨登上甲板后问。
张道之看了看道:“可能要去真腊。”
“哦!倒是挺远的,占城不去吗?”韩晨知道真腊既是柬埔寨,一直遣使来朝,与大宋关系不错。
张道之有些惊讶,国中普通人中知道这些国家的可不多,“韩东家可是很明白啊!”
“哪有,哪有,只是书看得多了一些,而且对外面的世界也比较感兴趣,等些日子我可能还会出本书,到时候还请张兄斧正。”韩晨摆手道。他自己写的书中就有真腊、占城等国,还画了一张简易的世界地图,并将各个大陆的大体情况都写了出来,到时候一经刊发,估计各地海商可都要争相抢购了。
“哈哈哈,我哪有那水平啊!看来韩东家确实博学多才,还未请教韩东家台甫?”张道之称赞道。他自幼便随兄长经商,只简单识得些字,所以一向对于读书人尊敬有加。
韩晨忙道:“小弟单名一个晨,字晓之。未请教张兄?”
“字太然。”张道之笑道。
双方临别之时,张道之问了韩晨需要多少钱,利息打算出多少。韩晨咬咬牙要了二十万万贯,一年四分利息。
张道之没有过多言语,只是让韩晨回江宁等信,自己过些日子去江宁的时候告诉他结果。
韩晨自己都觉得自己要的太多,二十万会不会吓跑他,唉!不管了,看着小子家里应该有不少,不至于这么没见识。
韩晨在路上突然想到,既然来了,何不去西湖看一看?说着便跟韩宝忠道:“走,咱们去西湖看看。”
韩宝忠很是聪明,忙跑到街边找人问路,很快便苦着脸回来了,“少年,那个西湖是个大泥潭,咱们去那里干啥?”
“什么,大泥潭?”韩晨一脸不相信的表情。开玩笑吗?风景如画的西湖怎么可能是大泥潭?
韩晨想了想自己只记得苏轼治理的西湖,并不知道具体时间,难道是苏轼还没有来杭州?对了!好像现在的苏轼还在家里守丧,难怪呢!既然没啥看得,韩晨便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第二日一早,韩晨来到了自家在杭州的粮店。
“少年,您来了。”掌柜赶紧出来笑道。韩晨不认识他,他可是认识韩晨。
韩晨笑着点了点头,四下打量起自家这个店铺来,韩晨没有说话,只是待了一会问了些问题便走了。他已经有所打算,如果跟张道之以后处好关系,就把这个铺子改成个杂货铺,给张家供货。不过到时候肯定得弄些稀罕的东西,不然怕是张家看不上眼。
韩晨知道自己的三哥很有经商的天赋,只是受困于眼界,如果能给他找几条商路,应该能有一番作为。没有人不喜欢钱,如果真的要走科举进入仕途,到时候就不能再去涉及这些事情了,所以还是要趁早打算。韩晨决定回去就得找三哥商量商量,跟他说一说自己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