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天天跟车打交道的人,对于车的性能,他是很清楚的。
试好后,常顺把它又开回了原来的位置,下车又仔细检查了一下面包车整体的状况。
说实话,这车很不错。
在试车聊天时,两人都简单了解了一下对方的基本情况,常顺知道了这个女人姓唐。
“咋样?这车你觉得还行吧。卖给我们车的那户人家,做生意发了财,又换了一辆高档车,就把它卖掉了。”
唐女士夸赞这辆面包车道,同时说出了它的出处。
“一般般吧,你说下价格,合适的话,我可以买下来,不合适,我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尽管感觉车很不错,但买东西,不能表现的太想要,太过迫切,那样对方就会往价格高了喊。
可有可无的态度,才更利于砍价。
哪怕只是多砍100块钱,那也是几天的生活费。
“这车是01年的,到现在才使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原车主用的不算多,保养的很好差不多9成以上新。
新车办下来大概要块钱,这辆车我们买过来也不便宜,你想要,我们帮你把手续全部办好,你出块钱就行。”
唐女士说出了价格。
对于新车变成二手车的降价幅度,常顺是清楚的,通常情况下,三年以内的车,每年降价15%左右。
它说的这车是01年的,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那就是新车70%左右的价格。
块钱的70%,就是块钱。
唐女士他们收车,肯定不会按70%,还有个“两年多”的“多”那个时间没算在里面。
估计最多也就新车的六成价格收购,说不定半价都有可能。
(这里说的都是车况正常的车,要是泡水或者事故车,不畅销的冷门车,至少贬值50%以上。)
“你说的价格有些贵了,我有朋友在“甬”市就是做二手车生意的,行情我都了解过。
块钱,我还不如加钱买一辆新的,那样自己对车的情况更加放心。
要是想诚心卖,我说个差不多的价格,块钱,你们帮我把所有手续办好,高了这价,我去其它地方再看看。”
他当然不会当冤大头,同意什么啥都办好,只要块钱的价格。
自己说的,也是深思熟虑过了的。
这个是按照新车的六成价进行的试探。
要是突然间说高了,自己肯定吃亏。
说低了,对方做生意的人,买一辆车况好的车,不赚个几千块钱,肯定不会愿意。
“卖不了,你再加2000块钱。”
唐女士又说道。
“卖不了算了,我去其它地方再看看。”
说完他就转身准备离开。
刚才对方让他加2000,那很大可能就是半价购车。
半价的话,他买,对方还有7500的利润,已经不小了。
“那我打电话请教一下我们老板。”
见他真的要离开,唐女士又对他说道。
说完拿出手机开始打起了电话。
过了大概两分钟左右,唐女士说他们老板说了,让他再加1000块钱,元,这是最低价。
估计真还不了了,他就同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