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各处看了会儿,常顺又去自家的地里以及屋后不远处山坡上种的果树那边看了看。
果树主要是桃树以及柿子树。
他到的时候,父亲跟爷爷正在忙活着摘柿子。
刚才在家里,他们也没跟自己说。
可能是觉得这个时间已经不早了,摘不了多久就没喊他。
现在抢着摘点,估计是打算明天再拿到镇上卖掉。
既然来了,不管还有多久天黑,他也帮忙摘了起来。
家里的这些果树,每年带给他们的收入并不多,撑破了天,也就三五千块钱。
不仅要忙着采摘,还要忙着售卖。
除去各方面的成本,其实真的弄不到啥钱,并且很辛苦。
就像他回来时看见的,父母、爷爷三人用板车拉出去售卖,来回要步行二三十里路。
常顺没摘多久,大概半个小时后,常静就喊他们回家吃饭了。
此时天差不多也黑了。
把装着柿子的箩筐搬到板车上,打着手电,他们开始向家里走去。
像这样推着板车,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情形,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
记忆中,还是在小时候这样过。
长大出门在外,就算是农忙,他基本上也是不回家的。
到了爷爷他们住的房子场地前,常顺又帮忙把柿子都搬进了屋内。
吃饭是在他家坡上的房子里。
洗过手,六人就围坐在了饭桌前。
父亲把他带回来的酒打开了一瓶,先给爷爷倒了一杯,接着又给他倒了一杯,最后把他自己跟前的杯子满上了。
“阿顺,饿了吧!先吃点菜垫垫肚子。”
母亲说着往他碗里夹了一些卤牛肉。
之前他把买回家的东西拿下来时,他们都说他浪费。
要是他们,肯定不会买那么多的好菜。
不过菜已经买了,他们也不好说啥。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要是有用不完的钱,谁都知道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嗯!你们也吃。”
跟家里人在一起,比较随意,没那么多的客套。
说完他就吃了起来。
“阿顺!你既然开车回来了,这两天就帮我们把柿子运到镇上卖掉!”
过了一会儿,父亲喝了口酒,放下酒杯时对他说道。
“好!刚才摘柿子,我看了下,今年柿子的产量好像不高。”
“是啊!比去年低了不少,不过现在不用交地税了,收多少算多少,都是自己的。”
爷爷啃了一口他碗里的烤鸭,跟着说道。
“阿顺,你面包车买的多少钱?”
突然间好像想起了啥,爷爷接着又问了他一句。
他这样问,大家都看向了他。
之前他们并没有问过他。
“我这车买的是二手的,花了。”
“?那么多吗,在家都能盖一栋楼房了!”
奶奶听了他说的话,有些吃惊道。
她对车并不了解。
这个年代的车,普遍都贵。
往后,虽然金钱的购买力降低了,但车的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因为越来越多,逐年还在降价。
“哥!你这么快就赚了那么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