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这么大,今天也要出去上班吗?”
第二天早上,出门时,遇到了旁边的邻居李新波,见他也正好出门,常顺跟他打着招呼道。
之前那次下雨,对方在休息,没想到这次雨下得更大,他却冒着雨,要出去。
“这不是年底了,各处工地催进度吗,都想多做点事情多拿钱!我那工地也是一样,这几天还在到处找人。”
“这样啊!你说的也对,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过年了!”
南方城市,搞工程的就是那样,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反而会更忙。
“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做,我带你,先做小工打打杂,没事时试着刮一遍糙墙打底,开半个师傅的工资,一天20块钱。
我保证今年把你教会,刮白的手艺学个七七八八,等明年出来,你就是大工,开师傅的工资,一天40!
学会了手艺,就算一个月休息5天,也能挣大概1000块钱,说不定明年工价还会上涨,你看咋样?”
李新波很诚恳的又对他说道。
类似这样想带他学艺的话,之前也说过。
对方可能是觉得他天天骑着三轮车收破烂,虽然在拆迁区生意要好点,但也赚不了多少钱。
常顺能看得出来他是好心。
“多谢你的好意,我自由惯了,受不了约束,以前在厂里上班,就是感到不自由才跑出来的!”
他找了个理由,笑着拒绝道。
“那行!先这样说,晚点有时间了,一起喝酒。”
“好!”
两人聊着,就去了外面的主路上。
找了家餐馆吃了早饭,常顺打着伞就向王女士的出租房那边走去。
期间常静给他打了电话,说今天下大雨,摆不了地摊。
他就让她们把旧书都清理出来,剩下的时间,好好休息,看书看电视都可以。
到了王女士的出租房,常顺拿出手机看了看,才八点一刻。
去跟宋芫见面,十一点过去都不晚。
因为她上班的地方,就在MX区,距离拆迁区他租房子的位置,不算多远,也就10里路左右。
考虑到上午的时间很充分,又是下着大雨,他就打算拿着探测器到拆迁区那几家人已经搬走了的“历史建筑”老房子扫描一遍看看。
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真能找到“大件”或者“窖藏”发笔小财。
带着这样的心情,他把机器装到了背包里,怕阴天下雨光线暗,又拿了头灯,然后直接向拆迁区走去。
常顺并没拿小洋镐、铁锹等工具,上午去,只是探路,把存在“货物”的位置找出来,然后做上记号。
等下午、明天或者以后再抽时间把探测到的物品挖出来。
反正都要扫荡一遍的,他也没刻意先去哪个“历史建筑”。
就近找了一家人搬走了的老房子,他走进去把机器组装调试好,然后开始扫描起来。
这户人家的房子,是两层楼,木式结构,带院子。
常顺先是在地面上扫了一遍,能听见砖块下面时不时传出“嘟嘟嘟嘟”的响声,这说明下面掉落的有金属类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