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的上午,常顺刚吃完早饭,龚明跟王海柱来到了家里。
他俩是昨天从沪市回到老家的。
到家后,天已经黑了,所以并没有过来找他。
“我听我爸说你买了车,家里盖了房子,起初还不相信,现在看见,他说的果然是真的!”
打过招呼,阿明笑着对他说道。
“是啊!我听我家里人也说了,最开始同样不相信,毕竟你离开印刷厂才四个多月的时间。
另外他们说你遇到了贵人,现在在收古董,是真的吗?”
阿柱跟着说道。
“是真的,我从厂里离开后,去搬家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在那时认识了搞收藏的人。”
关于遇到贵人的事,既然说了,那肯定要一直说下去。
“你说的搞收藏的人,就是你遇到的贵人吧,这几年喜欢收藏的有钱人越来越多,做这一行确实很赚钱。”
龚明羡慕道。
“阿明,要不你开年了也去收古董!”
王海柱见他羡慕,说了一句。
“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收古董你肯定要懂,要有师傅愿意带你,还要有本钱。
另外做这一行还要有天赋,我有自知之明,不是这块料。”
龚明摇了摇头。
隔行如隔山,现实生活,那些发财、当老板的人很多,你也知道他们是做啥的,但真正要你去做,你却无法做。
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考虑,他说的话没错。
单纯的收古玩,也确实像他说的那样。
但常顺是在拆迁区开展业务,除了古玩,那些旧书、旧衣服,能保证稳定的收入。
“你这样说也对!阿顺,我听家里人说你跟陈玉婷分手了,又找了一个沪市的女朋友,是不是真的?”
王海柱转移了话题,问他道。
“是真的!”
这个没啥隐瞒的,过两天他就会把宋芫接到老家过年。
“能说说跟她为啥分了吗?”
龚明好奇道。
他肯定是听家里人说过女方退婚的事情的。
“还能为啥?那女人找了个百万富翁,昨天去集市赶集,我们还遇到了,她还把那个男人带回了老家。”
常顺淡然道。
“那不是很尴尬,那人长得咋样?比你要帅一些吗?”
阿明又问他道。
“三十五六岁,不到一米六,长得像只猴子,能有多帅?”
“那肯定是她看上对方钱了!”
王海柱说道。
“哎!这年头好白菜都被有钱的猪拱了,好“工具”都被老狗用了!就是人家有钱有权。”
阿明似乎愤愤不平,这话不知道几分真假。
“啥被老狗用了?”
龚明话刚说完,一道熟悉而又陌生的说话声响起,不久走过来一个年龄比他们要大三四岁的年轻人。
这人名字叫王志强,在常顺的记忆里,他现在也是在粤省打工。
不过后来跟着他的一个亲戚去了县城在道上混。
后来扫黑除恶,没有了明面上所谓的道,混混们都有了各自的产业,他开始跟他的那亲戚做起了建筑工程,大小也当了个老板,混得还算可以。
“女人!还能是啥!你啥时候回来的?”
阿明看了王志强一眼,问他道。
“昨晚,七点半才到的家,坐车太累,回来就躺床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