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块是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一元。
这个便宜一些,不过行情最好的时候也能卖到大几万块钱一枚。
两枚钱币他都仔细看过,品相很好,没啥磕碰。
包浆传世,很开门,一眼老货,东西是对的。
现在鉴别一件物品的新老,他已经很有感觉。
不过为了稳妥,常顺还是拿出面包车里带过来的电子秤,称了重量。
银元一圆的重量,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26.5克到27克之间。
这枚孙船银元三鸟币,26.7克。
黎元洪银元开国纪念币,26.6克。
东西自然没有问题。
刚才朱老板说两块银元都是好银元,他应该是过年回去,买了银元后,仔细的研究过,不然不会说它们是好银元。
“两块银元你打算卖多少钱?”
看过发现没有问题,他问价道。
“这两枚银元,我买的也不便宜,花了四五千,你要的话,给6000块钱好了!低了这个价,我不卖。”
朱老板没多考虑,直接对他说道。
这价格,应该是他早就盘算好了的。
至于对方是不是真花了四五千,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银元现在在他的手里。
“少一点,给你5800,我也不多砍价!”
常顺想了想,打算怎么的都要还点价,200块钱也是钱。
上午三舅跟父亲两人辛苦了半天,还没挣到200。
“行!那我就再让200。”
朱老板思索了几秒,同意了。
两人说好了价格,他就从面包车里拿了钱,然后付给了他。
现在出门购买东西,为了不耽误时间,也为了不错过好东西,常顺一般都是会带2万块钱的现金的。
人的实力决定格局,以前没钱的时候,身上放几百块钱,他都怕丢了。
财大才能气粗!有钱才能任性!
“阿顺,就这两块银元,值5800?”
重新坐上车,去严女士的非金属物品收购站时,三舅有些吃惊道。
他的想法,银元没那么值钱。
“这两个是稀少品种!一般的当然没这么值钱!”
常顺对他笑了笑。
“这些我不懂,以后要是弄到古玩,你帮我看看!”
“行!你要是遇到了,我帮你看。”
在严女士那边,其它的塑料物品,一共有34斤,0.3元/斤,又卖了10块钱。
卖完废品,三人去“阿成酒家”吃了午饭。
期间吃饭,他发现老板娘又招聘了一位服务员,同样是个女孩,年龄大概20岁左右,不过长相一般,没有叶雨晴好看。
午饭之后,常顺带着父亲跟三舅去购买了一辆大三轮摩托车。
买的新的,三舅说以后长期捡铁用,新车更有质量保证。
常顺没让父亲买三轮摩托车,他已经有驾驶证了。
打算旧书店开业之后,带他一起去买一辆二手面包车。
还是不打算买新的,跑渣土场,没有必要。
帮三舅买了三轮摩托车、办完手续后,已经差不多三点了,他就去了宋芫那边。